移动端

视环会—环保行业线上展会

YouTube网红波士顿动力这么火,服务机器人的买单春天来了吗?

2019-05-17 19:08:45来源:镁客网 阅读量:7 评论

分享:

导读:在10月12日曝光的视频中,可以看到除了慢跑、后空翻、偷偷开门之外,波士顿动力的Atlas机器人现在已经能完成机器人界的体操式动作了,轻轻松松连跳三级高台阶。

  【智能制造网 行业动态】在10月12日曝光的视频中,可以看到除了慢跑、后空翻、偷偷开门之外,波士顿动力的Atlas机器人现在已经能完成机器人界的体操式动作了,轻轻松松连跳三级高台阶。
YouTube网红波士顿动力这么火,服务机器人的买单春天来了吗?
 
  然而在外媒漫天热捧中,仍然有网友吐槽:“网红”波士顿动力的机器人是只能活在YouTube上的演员。虽然之前有消息称波士顿动力将在2019年实现商业化,但“运动能手”的商业化未来还是颇有迷雾。
 
  在刚刚结束的2018服务机器人产业高峰论坛上,业内的专家、学者也探讨了这个迷思。
 
  内忧外患的机器人产业
 
  此前,《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机器人相关企业已达6500余家,而在2014年,国内机器人企业还仅仅只有400多家,这样增长速度实在令人咋舌。
 
  其背后除了技术驱动、资本助推之外,更多商业化的场景正在被持续挖掘,这也在某种层面决定了当前一些学者对机器人的分类。
 
  根据机器人联合会(IFR)的分类,机器人可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其中,服务机器人涵盖了个人/家庭机器人、专业机器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研究院副院长丁宁则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类方法,他认为工业机器人之外,服务机器人包括三大类:*服务的特种机器人、公共服务的机器人、用于个人以及家用的机器人。
 
  以工业机器人为例,在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2017年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36.33万台,与2016年的30.87万台同比增长17.7%。业内普遍认为,当下的工业机器人发展已经非常成熟。
 
  丁宁院长认为仿人手臂的工业机器人之所以成熟,是因为作业任务明确、稳准快、作业环境封闭可靠、能源供给持续可靠等因素。
 
  然而尽管如此,就在这个月的4号,协作机器人,美国机器人企业Rethink Robotics宣布倒闭关门。
 
  套用一位业内专家的解释:当前的机器人问题依然很多,一是运行的稳定性,目前故障率较高,识别感知受外界自然条件和设备设计制约;日常维护保养不便,大部分问题还需要厂家技术人员;三是内网通信和PMS互通没有解决;四是非接触式检测手段有限,目前还停留在四年前。
 
  相比之下,服务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更为复杂,整体环境较之工业场景也颇为松散,多种因素交织下,让服务机器人的商业化显得“扑朔迷离”。
 
  波士顿动力的机器人在视频中运动灵活,众多机器人同伴,但从实际应用来看,成本高、维修难、能耗大、噪音强……终让这些“跑酷能手”颇为鸡肋。当然,波士顿动力在技术上的*性,包括其绝策算法、贝叶斯分析能力、机器视觉解决方案等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它的商业潜能是让人信服的。
 
  服务机器人的个峰值已过?
 
  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在云栖大会上推出天猫精灵太空蛋、天猫精灵天空梭两款服务机器人,瞄准酒店、医院、写字楼、餐厅等垂直应用场景;在上海现代艺术馆,优必选正式发布年度战略新品“悟空”;Rokid、优必选等公司与电信签署采购确认书……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服务机器人产业还是蛮热闹的。
 
  根据IFR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服务机器人市场达到92.5亿元,预计2020年将快速增长至156.9亿美元。
 
  在专业服务机器人市场,医疗、金融、仓储/物流、客服、餐饮等领域是目前的主力战场,其中,诞生了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机器人餐厅等代表性产物。而在家庭/个人服务机器人,扫地机器人。其中,教育机器人占据了绝大部分的份额,科沃斯、优必选等企业是这一领域的*。
 
  除了我们熟悉的围绕家庭场景的教育、陪伴乃至扫地机器人之外,还有一个被很多人忽视的场景,面向*服务,诸如城市建设维护、海洋探索、建筑施工、救灾等的特种机器人。
 
  这一类的机器人应用场景非常明确,它们内部机械的设计制造也是大化地去针对场景做优化,比如用于桥梁检测的爬行式机器人,它们身材矮小,但是吸附力极强,能够感知桥梁本体的一些问题。
 
  虽然“年轻”的服务机器人产业是接近人类生活,也是当前这一产业内人们为津津乐道的分支,而且伴随人工智能技术新的突破,也给服务机器人产业创造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地。
 
  但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王田苗教授认为,不能过度依赖AI,后者解决不了所有机器人关键问题的,诸如设计、核心部件、规模化制造等。另外,就当前而言,虽然机器人产业已经有所成果,但是一些核心技术、应用基础以及法律及伦理等尚需突破。对于这些“突破”,王田苗预计将会在2020年到2030年发生。
 
  小觅机器人创始人庞琳勇认为服务机器人产业的个峰值已经过了,此时正处于第二个高峰的爬坡期。对于现在的服务机器人企业来讲,他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是“谁买单?”这就牵涉到了应用场景和商业化落地的问题。
 
  谁买单这个问题要如何解决?
 
  “卖给谁?”问题的背后,服务机器人企业要思考的不仅仅是如何在已有市场里获得客户,更多的还要寻求应用新场景,寻求新客户、新机遇。
 
  以特种机器人为例,它虽然满足了城市的运维以及一些突发情况的应急,但是标准化依然是关键,而标准化的背后就是大规模应用的考验。
 
  在机器人产业一向的日本,他们也在用“试验田”的形式去关注机器人在公共服务场景下的应用,对于日本本土的机器人企业来说,市场规模依然是瓶颈。日本国立*工业科技研究院研究员野田五十树表示,他们提出一个方案——两面性技术,一个技术使用在多个领域。以灾害机器人为例,它的市场商业化是比较单一的,但是当它和建筑、灾害、巡检等功用三合一的时候,就是另一番情景了。
 
  在灾害事故多发的日本,灾害机器人在平日里负责检查和维修房屋桥梁,一旦灾害发生,其将投入救灾中。
 
  用艾米机器人创始人兼CEO李方友的话来说,这是一种“模块化”设计。于服务机器人而言,模块化设计能够进一步提升自身商业价值,于服务机器人企业而言,“一种技术/产品多个用途”打法意味着产品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进一步扩大落地和商业化实现的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高峰论坛发布的一项问卷调查结果,在商业化方向上,却给出了一个颇让人意外的结论。《服务机器人(生产方VS用户)市场调查问卷》的调查显示,生产者与用户之间在某些方面的需求和供给出现了很大的落差。比如这个对机器人的需求,鉴于独生子女、老龄化等,很多机器人企业认为这里将是一块巨大的市场,但是从用户的调查结果来看,需求远远低于预期,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反之,在个人娱乐、提升家庭生活便捷等需求上,更加供不应求。
 
  与此同时,根据调查结果,仅有63%的用户对服务机器人有一些了解,但是不全面。另外还有选购机器人看重因素、机器人主要功能等多方面的数据,从整体来看,只证明了一件事——在很多方面,机器人企业对用户的把脉并不是很准确,中间是存在误差的。
 
  当然,我们不排除调查可能存在的偏差。但是或许也给企业一个提醒,当他们在寻找商业化应用场景的时候,需要更多理性客观的数据调研,而不是仅仅关注浮在表面的虚热市场大环境。
 
  (原标题:YouTube网红波士顿动力这么火,服务机器人的买单春天来了吗?)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