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视环会—环保行业线上展会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名企动态

用原创科技撬开成长空间 国环环保精耕本土化环保设备

2019-05-17 23:42:33来源:环保在线 阅读量:24 评论

分享:

导读:广州国环环保设备有限公司业绩持续攀升,在环保装备制造这一细分市场已占有较大份额。事实上,创立仅数年的国环环保,实现了从新生品牌到高品质供给的跨越。

  【环保在线 明星企业】受政策激励和市场需求双重影响,近两年环保装备制造行业呈爆发态势,与之相关的设备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综合服务等行业景气度提升明显。在此期间,广州国环环保设备有限公司业绩持续攀升,在环保装备制造这一细分市场已占有较大份额。事实上,创立仅数年的国环环保,实现了从新生品牌到高品质供给的跨越。

  第十二届广州环保产业博览会 国环环保相关企业负责人接受本网专访
 
  在日前举办的第十二届广州环保产业博览会上,中国环保装备制造者广州国环环保设备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国环环保”)带着多套具备水准的拳头产品参展,聚焦“创新绿动未来 世界资源共享”主题。业界人士评价认为,凭借环境治理路线与设备制造技术的深入融合,国环环保正在以新生态崛起环保装备的智造力量。
 
  在过去十几年里,国内环保装备制造的关键部件或材料大多需要从国外进口。未来环保设备企业需要针对国内的材料特性和使用环境开发适合本土情况的“定制服务”。国环环保决策层分析认为,环保设备化、智能化、本土化是大势索取,这是巨大的蓝海市场。国环环保创牌伊始,就确立了全流程定位,即从设计、研发到制造、服务,构建全流程的*平台,为用户提供全流程的高品质体验。
 
  自此,国环环保聚焦原创科技,铸造自主技术的强大内核。与此同时,国环环保也在与上游厂家合作,增加国产部件的比例。一方面,国环环保面向细分市场发展,制造有差异化的环保设备;另一方面需要拓展产品线,提供成套系统解决方案。国环环保相关企业负责人指出,随着环保技术从环境治理领域延伸至装备制造,以专业、为核心的新一轮环保设备供给变革已经开始。

  第十二届广州环保产业博览会 国环环保展台
 
  环保设备作为环境治理的必备元素曾迷失于粗犷式增长时代,如今重振行业雄风的机遇来了。而在上述企业负责人看来,构建转型升级的阶梯,首先要靠核心技术的创新突破,其次则要依靠商业模式的颠覆性创新。凭借这一战略,国环环保正在逐渐转型成为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装备制造服务商。
 
  而在企业业绩不断提升的基础上,国环环保与大型行业翘楚以及资本的合作逐渐增多。国环环保对各种上下游合作、横向合作以及深入的资本合作都持开放态度,但核心关注点还是产品。“诚如打响‘国环’品牌,那是在公司实力达到一定规模之后水到渠成的事情,不必刻意去追求,重要的是先把产品做好,让客户满意。”但相较于资本运作,把产品做好才是企业经营的根本。
 
  而原创科技只有转化为高品质产品,才能赢得市场。在成本上,国环环保已经开始关注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使用成本,而非一次采购时的成本。诚如国环环保在选用配件或研发技术路线时,多会选用耐用、质量好的品牌,必须保证初次试机好用,若干年后仍然耐用,这样也能减少维护费用。*以往,国环环保只专注于服务那些寻找高附加值产品的用户。

  图为展会现场 国环环保的明星产品——UV光催化净化器
 
  以VOCs综合治理热能利用设备为开端,到UV光催化净化器、一体化废水处理设、电控系统相继落地,国环环保加速从单一制造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型,成功完成环保设备制造到装备智造的实质飞跃,并收获了需求侧的强烈反响。统计显示,在环保装备制造行业此前频遇韩流的情况下,过去两年里,国环环保订单依旧延续火热态势,新增通用类产品销量已持续攀升。
 
  借助稀有金属催化剂发生反应,VOCs综合治理热能利用设备中的废气经热交加温后进入B催化仓,并将释放出的热量通过余热回收,转化为涂布印刷烘干需要的热能进行利用,从而在将节能环保与低碳循环有机融合的同时,大幅降低运行费用……国环环保让升级版智造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下一步,国环环保将在未来适时开拓海外版图,并在“一带一路”沿线进一步拓展市场,全面覆盖销售和服务网络。上述负责人指出,在环境治理融合的背景下,精耕本土化、布局化的不仅仅是产品,更重要的是市场对本土品牌的认可。因为,只有适应愈发提升的生态愿景,才能成就环保装备变革的行业中坚力量。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