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视环会—环保行业线上展会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环保

环保产业亟需创新商业模式 财税政策力促行业市场化

2019-05-17 23:31:38来源:中国政府引导基金频道 戴正宗 阅读量:20 评论

分享:

导读: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固废的产生量也在快速增加,业内预计,到2021年我国工业固废产生量将突破46亿吨。

  【环保在线 行业动态】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固废的产生量也在快速增加,业内预计,到2021年我国工业固废产生量将突破46亿吨。在推进“无废社会”创建方面,通过财税政策推动环保产业转型升级,促使环保产业进入3.0时代。

环保产业亟需创新商业模式 财税政策力促行业市场化
 
  在一系列财税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环保行业自身正在实现转型升级。
 
  在推进“无废社会”创建方面,除了加大财政预算在固体废物资源化领域的投入外,还通过推广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开征环保税以及首台(套)保险补偿等政策,推动我国环保行业转型升级。在E20环境平台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长傅涛看来,2017年可视作我国环保政策的爆发年。
 
  在PPP方面,*、*、*和环保部2017年联合发布《关于政府参与的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全面实施PPP模式的通知》(下称《通知》),对政府参与的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全面实施PPP模式,进一步规范污水、垃圾处理行业市场运行,提高政府参与效率,充分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促进污水、垃圾处理行业健康发展。
 
  据了解,2016年10月,*印发的《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深入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工作的通知》就已经明确,探索开展两个“强制”试点。在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领域,项目一般有现金流、市场化程度较高、PPP模式运用较为广泛、操作相对成熟、各地新建项目,都要“强制”应用PPP模式,*财政将逐步减少并取消专项建设资金补助。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许文分析说,考虑到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属于条件成熟、适合推行PPP模式的领域,《通知》通过扩大污水与垃圾处理的PPP市场范围,可增强社会资本的积极性,有助于尽快在污水、垃圾处理上形成PPP市场,从而引发新一轮PPP热潮。
 
  在环保税方面,*日前印发《关于环境保护税收入归属问题的通知》,明确环境保护税为地方收入。这一政策旨在促进各地保护和改善环境、增加环境保护投入。已于2018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环境排放应税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环境保护税的纳税人,应当依法缴纳环境保护税。
 
  在环保设备购置方面,《关于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17年版)公示结果显示,大型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装备共有30项列入指导目录。其中,污水处理及回收利用装备4项,大气污染防治装备6项,固体废弃物处理装备5项,噪声与振动控制1项,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装备共12项,海水淡化成套装备2项。根据*、*和保监会联合出台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政策,这些装备将获得相应的补贴。
 
  在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环保行业自身也在不断转型升级。傅涛认为,我国环保产业目前已经进入为客户创造价值的3.0时代。据他介绍,1.0时代的环保产业是为政府、企业提供点状服务,2.0时代的环保产业是为政府、企业提供系统服务,但这些服务的客户都是地方政府和污染企业。
 
  “此前,环保产业是产业链的末端,帮助政府、企业处理环保问题,基本是生产的后一个环节。3.0时代意味着,环境产业应该成为价值起点,环保产业的客户范围也发生了变化,未来服务的对象不仅仅是政府,为客户创造的价值也将延伸。”傅涛提出,在环保产业3.0时代,物质循环、生态循环、流程化的生态和节点,将成为多样化的价值来源,产业下游也可能是客户,即上游产生的能源、资源、热能、服务、产品可能形成一种新的价值。
 
  北京控股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柯俭表示,在环保产业的新时代,环保企业要更新理念,如果还停留在做“三化”处理、做终端,停留在过去的产业驱动政策上,可能就会被行业所淘汰。因此,环保产业需要新的商业模式、产业循环模式以及新的技术。
 
  原标题:财税政策推动环保产业转型升级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