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食品生意网 > 技术首页 > 宣传样本

用茶掺食溯源

2013年07月24日 18:09:54人气:1334来源:


      据考证,一般认为茶的利用,zui早是从人们用口咀嚼茶的鲜叶开始的,也就是说,当今以茶作饮料,是从古代的"吃茶"作食用演变而来的。但"茶食"一词,广义说来,当为糕饼点心之类的统称,例如《大金国志·婚姻》载:"婿纳币,皆先期拜门,亲属偕行,以酒馔往……次进蜜糕,人各一盘,曰茶食"。不过,在茶学界,茶食往往指用茶掺其它可食物料,调制成茶菜肴、茶糕点、茶膳等,即是指含茶的食物。

      现今用茶掺其它食物做成茶制品,可以说是古代吃茶法的延伸,史料记载,这种吃茶法已有三千年历史了。《晏子春秋》记载: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戈五卵,茗菜而已。"茗,乃古今对茶的雅称。说的是古代的人们用脱壳的粟作饭,并炙以禽蛋,掺上茶叶当作菜肴食用。

      东汉壶居士的《食忌》称:"苦茶久食为化,与韭同食,令人体重",这也是以茶作菜的实例。至于用茶作食品、制膳食,也是为时久远,三国时期魏国张揖撰的《广雅》称:"荆巴间采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桔子芼之",这相当于今时的用茶水煮粥。

      在唐代陆羽着的《茶经》中提及的"闻南方有蜀妪作茶粥卖",说的是西晋司隶校尉傅咸,知道在洛阳有个四川老妪做茶粥出卖。其实,用茶作羹饮、茗粥之事,早在东汉的《桐君录》和东晋时期郭璞的《尔雅注》中就有类似记载,只是到了唐代以后,随着贡茶的兴起以及随之而来的斗茶的展开,人们才开始对择水煮茶有了更多的关注,清饮之风逐渐兴起,尤其是明代以后,古代的饼茶为散茶所替代,饮茶方法也由点煮改为冲泡,才使用茶掺食没有古代那样普及罢了,但这种传统的做法,一直保持至今。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31food@vip.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食品生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食品生意网,转载请必须注明食品生意网,https://www.31food.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