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3月11日 15:07:24人气:730来源:
中华食品生意网整理: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对食品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现在很多的人都爱吃新鲜的食品,那么保鲜技术就显得很关键了,这关系到你产品的品质的好坏。,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竹笋采收保鲜技术和出口芦笋的保鲜。
竹笋采收保鲜技术
竹笋的采收主要是冬季采收的冬笋和清明节前后采收的春笋。竹笋在笋头刚露出土面时为采收适期,过迟采收,纤维多,有苦味。采收时扒开笋周围的泥土,露出竹鞭,用刀切断笋基部,取出竹笋,再将坑穴覆土填平,不会影响母竹继续生长。
冬笋贮藏竹笋贮藏宜采用温度0℃~1℃和相对湿度90%~95%的条件。
①埋藏:严格挑选,剔除破损、干瘪和受冻发软的笋,短期贮藏可在室外阴凉处与湿沙土层积堆藏,堆高1米左右,上面覆盖10厘米的沙土,再盖上稻草,防止日晒和雨淋。埋冬笋时,须连笋壳竖放在湿沙堆内,可贮1个月以上。若需较长时间贮藏,应在室外挖坑,然后将选好的冬笋与沙土层积在坑内,zui后覆上一层厚土,再盖上稻草。切忌不能用塑料薄膜覆盖和泼水保湿,以防变质腐烂。
②盐水浸藏:将冬笋整株置于咸菜缸(或池)内,用浓盐水浸渍,可贮2个月左右,笋肉品质和笋壳颜色均不改变。食用时须经清水浸泡脱盐。
③保鲜剂处理贮藏:先用25%亚硫酸钠、30%*、10%氧化钙、40%大蒜提取液配制成保鲜剂,然后挑选切口较平整的带笋壳竹笋,用保鲜剂浸泡处理切口,再用液体石蜡涂抹切口,装入塑料网袋,摆架放置在室内,可防霉并减少失水。在1℃~5℃条件下,可贮1个月以上。
春笋贮藏春笋采收时正值高温来临时节,笋体正处在生长发育旺盛期,需通过低温冷藏来控制衰变。具体做法是将经挑选的新采收春笋,先送入冷库上架或装筐堆码预冷后,再装入0.02~0.03毫米厚的聚乙烯塑料袋内,扎口密封,入冷库上架摆放,控制冷库恒定在0℃~1℃,并维持相对湿度90%~95%,可保鲜1个月以上。
出口芦笋保鲜
1.采收原料。嫩笋生长至24~28厘米即可采收。采收时,要求在上午9时以前进行,所用的采笋刀和采笋剪刀要锋利:尽可能不要粘带泥沙,不损伤嫩笋。采笋时,将采下的弯曲笋、细小笋等分开。
2.原料验收。出口绿芦笋的原料长度17~24厘米,粗0.8~1.8厘米,全绿,不散头,无虫伤及病斑,符合上述标准的可收下。验收后的绿芦笋要求在12小时内处理完毕,若12小时内不能完成处理程序的芦笋,应放在0-2℃低温库中保存。
3.冲洗去杂。将绿芦笋平放在水槽中漂洗,水面应高出芦笋10厘米以上,冲洗2次,保证将芦笋所夹带的杂物冲洗干净。
4.精选分级。冲洗干净后将芦笋放在保持30度斜面的分级板上进行分级。操作人员技术要熟练,经验丰富,凭眼力分出每支笋属于哪一级,以提高工作效率。出口绿芦笋分为4个等级,即特大级(LL级):每支笋重25~33克;特级(L级):每支笋重16~20克;中级(M级):每支笋重12~15克;小级(S级):每支笋重12克以下。
5.标准切割。按照外商对出口芦笋的具体要求,将精选后的各等级绿芦笋放在平板上切去多余的基部。木板分别标有18厘米、20厘米或22厘米的标线。每次切割一小把,要求将每支嫩笋的嫩头排列整齐,以使经切割的每支嫩笋长度一致。切割时刀锋与嫩笋呈90度直角下刀,保证切口垂直平整,不粘污任何杂物。切割也可采用机械自动操作去完成。
6.称重捆扎。用普通的天平或抬秤称重。每一小扎把的重量为100克。要求LL级一小扎把3~4支嫩笋,L级5~6支为一小扎把。M级的7~8支,S级的9支以上。称重后,每一小扎把的基部用一根橡皮筋在离切口2厘米处捆扎,顶部在离顶头2厘米处用通用的芦苇包装胶带捆扎。捆扎好后分级装入包装箱中。
7.轻轻装箱。出口使用的包装箱分木版箱、泡沫箱及纸箱3种。一般海运用木板箱,空运用泡沫箱,外套纸箱。①木箱的木板厚度0.6厘米,长度47厘米,宽30厘米。每箱放70小把,质量为7千克。装箱前,木箱内垫3毫米厚的海绵;装箱后,上面用海绵封口。②泡沫箱长38厘米,宽26厘米,高29厘米,质量也为7千克,装箱后外面再套上纸箱,印上内装绿芦笋的级别、名称、质量等字样,以示区别。装箱时轻拿轻放,保证不损伤芦笋。
8.贮藏保鲜。产地的贮藏保鲜冷库一般库内分为两室,即预冷室和冷藏室。预冷的芦笋放入有冷却设备的室内,利用鼓风机将另一室与预冷室产生压力差,使冷空气通过包装箱再进入另一室,保证冷空气不断从包装箱通过,以加快冷却速度。冷库的温度应保持在0~2℃之间,空气的相对湿度控制在90%-95%。在这样的条件下,装箱后的芦笋可保鲜2~3周。
9.安全运输。出口绿芦笋经包装后,装车运输时要轻拿轻放,防止剧烈的震动;其次要防止日晒雨淋。防止水分散失。一般3~5小时的短程运输可用普通货车,行程远、时间长的要用冷藏车运输。冷藏车内的温度控制在0~3℃,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上。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31food@vip.qq.com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来源:食品生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食品生意网,转载请必须注明食品生意网,https://www.31food.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