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方便面行业止跌回暖:5元以上的高价面迎合消费升级

2017-09-29 09:11:58来源:中华食品生意网 关键词:方便面阅读量:1711

导读:  以方便面、冷冻调理食品、米面制品等为主体的中国方便食品行业,在历经了5年连续下跌后,终于迎来了行业的筑底复苏。作为中国食品工业中一个相对年轻的行业,方便食品在历经多轮淘汰和洗牌后,已成为我国食品工业的重要板块。不过,面对新形势下的发展目标和消费需求,方便食品行业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提振消费信息,促进方便食品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以方便面、冷冻调理食品、米面制品等为主体的中国方便食品行业,在历经了5年连续下跌后,终于迎来了行业的筑底复苏。作为中国食品工业中一个相对年轻的行业,方便食品在历经多轮淘汰和洗牌后,已成为我国食品工业的重要板块。不过,面对新形势下的发展目标和消费需求,方便食品行业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提振消费信息,促进方便食品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在近日举办的第十七届中国方便食品大会上,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表示,2017年是中国方便食品行业形成产业规模后的第25年,也是行业在历经5年连续下跌后,筑底回升的关键节点。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以方便面、冷冻调理食品、米面制品等为主体的中国方便食品行业,已拥有规模以上企业1802个,产值超过3915亿元,同比增长5.55%。孟素荷说:“今年以来,整个行业呈现出回暖趋势,以创新推动健康转型和价值提升,正在成为行业发展的新增长力。”
 
  产品创新行业企稳
 
  在今年的方便食品大会上,方便面行业的创新产品成为一大亮点,天然配料、面体创新、食用方式增多等成为转型主要路径。康师傅的DIY面、统一的台式半筋半肉牛肉面、相拌一城上海葱油拌面等产品,无不凸显出主要品牌企业从面、汤、味、料多个方面开展创新,赢得了与会嘉宾、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与产品创新相对应的,是行业逐步走出“阵痛期”,开始企稳回暖。
 
  近年来,外卖兴起、高铁普及、消费升级等诸多因素一直压缩着方便面的应用场景及增长空间。此前有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的销售额增速只有3.5%,为5年来的低点。其中,被看作常胜将军的方便面销售更是以12.5%的速度下降。
 
  面对困境,方便面行业加快创新转型,一方面火鸡面、高汤面等个性化产品应运而生,另一方面推出品质更高的5元以上“高价面”,迎合消费升级需求。
 
  凯度消费者指数显示,截至2016年9月份,已有22.5%的城市家庭购买过方便面,同期增长1.6个百分点;月收入2万元以上的出国旅游者中,42.8%会携带方便面。这表明,方便面不再是蓝领工人的专属快餐,个性化、高品质的方便面正在推动行业的消费升级。
 
  据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面制品分会新统计,2016年主要方便面生产企业产量达362.4亿包,与上年持平,但销售额却实现同比增长4%。“产品创新、消费升级和价格调整是促使方便面行业止跌回暖的关键因素。”孟素荷分析说,这两年来,方便面行业在有舍有得中,牵引行业加速转型,有效实现了行业价值链的提升。
 
  此外,多元化的产品也形成了风味与品牌的差异。孟素荷认为,方便面企业在不同区位多元化产品的竞争,使竞争终于分出“赛道”,从价格战回归至价值竞争,“未来5年,方便面行业总量不会有大的增长,但价值会有较大提升”。
 
  外部升级企业崛起
 
  在行业内生创新发展的同时,消费环境的变化和新兴网络渠道的快速崛起,也为方便食品行业搭载消费升级快车提供了强势助力。
 
  阿里巴巴大数据发布的《2017线上方便面相关消费系列研究》显示,2017年线上方便面销量较2016年同期增长迅猛,年增长率上升157%,中国品牌贡献力度大,增速高达311%。
 
  “尽管网络餐饮对原有传统方便食品市场形成冲击,互联网餐饮消费主体与原有方便食品消费人群高度重叠,但电商同样给方便食品带来了新的成长与竞争平台。”孟素荷分析说,受多重因素影响,我国食品市场仍处于“两头大、中间小”的S型,但消费在升级。一方面消费需求多元化加速了市场的细分,使不同层次消费人群对产品的需求更具个性;另一方面对品质的追求又地趋向一致,“这也促使中国方便食品产业必须创新变革”。
 
  对此,美团点评集团餐饮平台总裁助理钟永健认为,方便食品创新的根本必须要以客户为中心,跟着消费者的变化而转型,“以前方便食品都是以超市、小卖店为主,现在应该转向餐饮业,给他们提供半成品,同时还要生产标准化的产品,因为他们触达用户的渠道要比你多,在整个产业链上做更细一步的分工后,方便食品行业才会有更好的未来”。
 
  “方便食品必须持续创新求进,才能在食品市场上屹立不倒。”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群总经理杨寿正分析说,目前消费者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正发生转变,高铁普及、外卖盛行、网购业务突飞猛进,新的机遇、渠道、场景应运而生。为了顺应这一变化,统一在开发藤椒牛肉面、汤达人等新品的同时,也将5元以下方便面持续优化,汰旧换新。
 
  前不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促进主食产业化。支持推进主食制品的工业化生产、社会化供应等产业化经营方式,大力发展方便食品、速冻食品。这一发展要求,无疑为刚刚突破困境的方便食品行业送来了新的春风。
 
  营养安全主导市场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副理事长、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员教授饶平凡认为,精选食材、优化工艺,走向化是未来方便食品行业创新转型的大势所趋。与此同时,行业也正在往兼顾营养、追求健康的方向转型。
 
  记者采访发现,方便食品行业年度创新产品,是每年方便食品大会上引人关注的活动之一。从今年参评的产品可以看出,降油、调料包的天然配料及减盐等产品路径直奔健康主题,成为各方便食品企业博弈的焦点。
 
  具体来看,从2017年报送的创新产品中可以看出,60%以上的方便面为非油炸面,降油趋向鲜明;调味包以头香为主的“工业味”大幅降低,增加了对天然配料及大块脱水蔬菜的应用;各企业已开始了减盐行动;面条的形态体现了中华面食文化的传承,荞麦面、土豆面、刀削面、二细、韭菜面、米粉等,各种具有健康内涵的杂粮挂面及多种形态面条的工业化创新,丰富了方便食品的品种。或是不同风味、异域风情的产品,或是回归家庭厨房,在体现方便的同时,更多加入了安全、健康、趣味的亲情和时尚内涵。
 
  “当前,低热量、低脂肪、低糖低盐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欢迎,可以判断,健康、营养、安全是方便食品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刘景圣分析说,随着我国居民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迫切希望从繁重的厨房工作中解放出来,这也为方便食品“正餐化”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的方便食品产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隐患。”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贾志忍表示,传统食品的工业化还急需提升,产业的安全仍然需要加强对原料安全的监控,企业发展生产动力不强,产品的附加值仍有待提升,食品质量标准体系尚不完善,一些新生行业安全标准滞后,在防范食品安全风险、保障营养健康等方面仍面临广大消费者的期待。
我要评论
  • 康师傅方便面业务增速加快

      近日,方便面康师傅发布2019年成绩单,期内公司营收及净利润均超出此前市场预期。2019年,康师傅实现收入619.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3%;公司股东应占利润33.31亿元,同比增长35.22%。
    方便面
    2020-04-02 10:11:05
  • 方便面市场同比增长3.2%

      尼尔森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方便面市场销量同比增长3.2%,销售额同比增长8.0%。2018年,统一方便面业务收益增长5.73%,康师傅方便面业务收益增长5.66%,今麦郎方便面业务增长31%。三大巨头的增长,主要来自于中方便面新品的贡献。方便面行业的第二春已来。
    方便面
    2019-05-24 09:14:11
  • 一个方便面巨头的倒下

      近几年方便面在接受一场的洗礼,销量连续下滑,当年的金牛产品到现在也已经风光不再。老产品的退却,也有新产品不断崛起,统一汤达人销量达到10亿,康师傅黑白胡椒等不断进入市场,开启方便面中市场的转变。
    方便面
    2019-05-16 09:30:25
  • 抗衡方便面和外卖 自热食品有几分胜算?

      *,由军用食品衍生而来的自热食品并非什么黑科技。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如今的自热食品早已脱胎换骨,衍生出了自热米饭、方便冒菜、自热火锅、自热粉丝等多个品类。自热食品的市场规模究竟有多大?目前不少人各执一词,但自热食品已成为新的市场风口这一事实,已被公认。
    方便面
    2019-05-06 09:15:15
  • 方便面销量逆袭 *:消费潜力是挖出来的

      方便面这个“老产业”重新焕发活力说明,消费潜力是挖出来的,传统行业不跟随市场需求改变就可能成为夕阳产业,反之则可能“逆袭”
    方便面
    2018-10-18 10:03:52
  • 方便面餐饮店现身宁波 人气一时爆棚 能红多久难说

    方便面
    2018-06-01 09:32:08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食品生意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生意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生意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生意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食品生意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热门搜索:

葡萄酒滋补品封口设备膨松剂增香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