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营养保健食品进出口逆势增长

2020-06-08 09:38:31来源:中国食品报 关键词:保健食品阅读量:10782

导读: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拉近了每一个人与别离、死亡的距离,也让健康的价值重新回归大众。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拉近了每一个人与别离、死亡的距离,也让健康的价值重新回归大众。后疫情时代,健康观念的升级在消费态度及行为上可见一斑,消费者对健康、营养的关注度不断增长,健康消费升级成为当前重要消费趋势。日前,由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以下简称“医保商会”)和上海博华展览有限公司主办的2020HNC健康营养展,通过食品包装加工在线平台举办大健康云直播周,邀请行业大咖从政策法规、行业趋势、跨境电商、市场通路、产品研发等多重角度分享后疫情时期大健康产业热点。
 
  贸易依旧活跃
 
  医保商会根据海关数据统计,2019年,我国营养保健食品进出口额达到52.8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18.8亿美元,同比增长12%。主要出口东盟、美国和欧盟。出口东盟4.4亿美元,占比23.8%;对美国出口2.98亿美元,占比15.9%,同比下降11.67%;对欧盟出口2.2亿美元,占比达到11.9%。2019年,我国营养保健食品进口额为34亿美元,同比增长12%。进口主要市场集中度高达80%,澳大利亚跃居2019年度进口国家*位,其次是美国、印度尼西亚、泰国等。主要进口品类有营养素类、燕窝类、DHA类、益生菌类等,大部分的产品基本都有非常好的增长态势。此外,我国进口口岸集中度较高,营养保健食品主要从广东、浙江和上海3个省市开展进口。
 
  “从贸易总体情况来看,具有刚性需求、集中度高、政策依赖、区域特色四大特点。”医保商会健康事业部主任张中朋说,回顾过去营养保健食品进出口的规模情况,从2008年进出口差别不大到2016年开始逐步拉开差距,近年来,营养保健食品进出口都呈现了非常好的增长态势。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电子商务法等政策的实施,也*地促进了营养保健食品进口贸易的发展。“可以说,营养保健食品行业在进出口领域是逆周期的。”
 
  原料是营养保健食品质量的保证和基础,而中国是世界营养保健食品原料生产和出口大国。张中朋介绍,从出口情况看,维生素类、氨基酸类、植物提取物类是出口主要类别。其中,氨基酸类为原料出口的*大类别,维生素类产品受去年非洲猪瘟致需求下降、出口单价下降等因素影响,出口额同比下降21.07%。从进口情况看,植物提取物类、氨基酸类、维生素类也是进口相对大的类别。
 
  张中朋分析认为,在产业链中,我国在营养健康领域的原料出口额较大,出口规模占据统治地位,但制成品进出口还存在逆差,制成品是我国在进口领域能够满足消费升级的重要方面。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供应链和运输环节因防控疫情的需要受到很大挑战,为贸易带来诸多阻力。出人意料的是,今年一季度营养保健食品贸易情况依旧交出了亮丽的成绩单。医保商会根据海关数据统计显示,出口方面除了2月份跌幅非常大之外,1月份和3月份的增长均达到两位数,进口方面也保持了稳定增长。
 
  张中朋认为,从长远来看,疫情为消费者带来健康的再教育,大家会更加注重健康并科学地进行健康维护。虽然目前供应链、产业链包括合作都会受到一些影响,但这是短时期的,未来应该是正向的影响。
 
  线上交易优势尽显
 
  阿里巴巴天猫平台*运营专家、天猫健康行业负责人信真介绍,中国营养保健食品行业近年来稳步发展,食用营养保健食品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2007年,我国营养保健食品市场规模551亿元,2019年达到近1800亿元,预测到2022年中国营养保健食品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2300亿元以上,大健康产业处在高速增*。
 
  “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的驱动因素主要受人口结构、技术环境、经济环境、意识环境和政策环境影响。”有赞食品行业运营专家羽中分析认为,随着“二胎”人口增长、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对健康需求进一步增加,会有更多的从业人员加入到行业中来。健康意识增强,食品安全深入人心,运动健身、减肥美容、两性健康、休闲养生等愈发受关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重要政策的发布以及健康医疗改革核心因素等也推动了大健康产业向上向好发展。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预防疾病、提高身体免疫力、医疗健康等生活方式将越来越普及,微信问诊、科普防疫养生类推文、线上下单购买到家等营销方式也将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社交电商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不仅带来销量的提升,对整体的品牌运营也会产生积极影响。
 
  羽中谈到,对于初入社交电商的商家来说,当前需要实现精细化管理,深挖“人”的价值,可通过全员分销、用户裂变和直播等方式扩充私域流量,实现规模化增长。与此同时,还应考虑好店铺定位、店铺展示、营销活动和团队搭建等事宜。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行业线上渠道蓬勃发展,整个行业的增速,比发达国家更具优势。数据统计,2017—2019年,天猫商家的线上营养保健食品占比从58%提升到68%。据信真分析,“由于天猫营养保健食品是以购买人数的扩充驱动销售额增速的大盘,所以营养保健食品行业的购买渗透率空间还是非常大的。”
 
  产业加速升级迭代
 
  张中朋表示,疫情之下,无论是国家层面、行业层面还是家庭和个人,都受到很大影响。但无论是企业家还是从业人员都要有必胜的信心。他说:“我们有500多家提取物和优质原料生产企业,有2000多家GMP资质的保健食品生产企业,有14亿人口的消费市场,我们的产业优势,包括整个供应链的优势是任何一个国家不能比拟的。”
 
  挪威驻华大*商务处高级商务官员武瑊表示,*,中国市场是一个非常大的消费市场,是挪威第四大进口国。挪威对中国的出口在2017年双边关系正常化以后得到了明显改善,尤其在2018—2019年,出口总额增长将近80%左右。但是,中国医药保健类产品在挪威市场相对比较少,大多数以原料的形式进入当地市场,而且在市场的影响力以及度相对偏低。受益于跨境贸易,挪威的众多营养保健食品,如海豹油类、辅酶Q10类、虾青素类产品在中国市场销售表现优异。
 
  武瑊说,挪威创新署会持续支持挪威企业到中国市场来寻找机会,也欢迎中国营养保健食品企业到挪威去寻找机会,包括进入挪威市场或借道挪威市场开拓欧盟市场。“我认为,中挪两国在医疗健康研发领域、电商服务输出、绿地项目投资以及一些产业并购项目的合作都有非常好的前景。”
 
  疫情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会。张中朋认为,疫情会加速营养保健食品产业的升级换代,包括加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进程,也可能会推动产业向个性化营养定制发展。大健康企业要积极面对这一状况,不断地进化,用数字化来赋能自己。“希望主管部门对营养健康产业的政策,从顶层设计和执行层面能够有一个很好的匹配,更好地推动整个健康经济发展,推动‘健康中国2030’早日实现。”张中朋如是说。
我要评论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安徽专项检查保健食品原辅料质量安全

        近日,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印发通知,部署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对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的原辅料采购、验收、贮存和出入库管理情况开展专项检查,抽取保健食品主要功能成分原辅料进行风险监测,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原辅料管理,保障保健食品质量安全。
      保健食品
      2020-04-30 09:20:12
    •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启动公益行动

      在全国上下同心协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役的关键时刻,为落实党*、*以及*有关指示精神和工作部署,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婴幼儿及家庭的安全健康,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联合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国儿基会”)启动“防新冠病毒感染,保障婴幼儿营养”公益行动。
      保健食品
      2020-02-24 10:17:33
    • 保健食品营销应面对健康人群

        2019年是保健行业接受严峻考验和艰难选择的年份。一方面,新生代营养健康消费者的崛起,令产品向生活化、年轻化、广谱化方向不断迈进,保健食品成为全民刚需的大趋势已现端倪;另一方面,经过一整年的市场秩序大整顿,直销、会销以及药店这些主流业态同时面临新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保健食品建立新的营销立足点,成为企业关注的话题。
      保健食品
      2020-01-06 09:20:51
    • 上海印发保健食品检查事项指南

        为进一步加强本市保健食品经营领域市场综合监管,规范保健食品经营市场秩序,确保广大市民消费安全和健康权益,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研究制定了《上海市保健食品经营领域市场监管检查事项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上海市保健食品经营者监督检查结果表(试行)》(以下简称《检查表》),用于指导基层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保健食品经营者日常监督检查。
      保健食品
      2019-12-30 11:06:51
    • 保健食品企业业绩“跳水”

        从整体环境来看,保健食品行业进入冬天,许多保健食品企业业绩大幅下滑。
      保健食品
      2019-12-02 09:53:36
    • 保健食品市场疲软 企业出路在哪儿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保健食品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一些靠广告洗脑消费者的保健食品销量出现了大幅下滑,甚至逐渐淡出大众的视野。市场疲软、业绩下滑,保健食品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寻求转型发展成了当务之急。业内专家表示,保健食品企业在追求利益的同时,更应该维护行业的健康发展,切莫透支消费者的信任。
      保健食品
      2019-05-24 09:28:12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食品生意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生意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生意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生意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食品生意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热门搜索:

    葡萄酒滋补品封口设备膨松剂增香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