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科研新发现:骨汤纳米颗粒或揭示食物人体相互作用新方式

2018-03-30 09:29:27来源:中华食品生意网 关键词:骨汤纳米颗粒阅读量:1783

导读:
  得益于“香醇、营养、精心熬制”等得天独厚的优势,骨汤在中华饮食文化中已传承千年。随着近年来“胶原蛋白”概念大热,骨汤也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起来。近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柯李晶在《npj-ScienceofFood》发表了《骨头汤中的纳米颗粒,可能更有营养》,从纳米颗粒的角度揭示了骨汤营养方面的答案。
 
  2015年初,骨汤(或肉汤)成为纽约和芝加哥等美国大都市的时尚健康食品。通常来说,经过厨师长时间精心熬制的骨汤含有胶原蛋白,而钠和脂肪的含量较低。
 
  《骨头汤中的纳米颗粒,可能更有营养》一文中提到,柯李晶博士及其同事希望从不同的角度揭示“骨汤为何具有营养价值以及是如何实现的”这一问题的答案。他们没有测定猪骨汤成分的经典量效关系,而是仔细研究了在几小时温和的烹饪过程中,由天然骨成分自动生成的胶质纳米颗粒。这些精细的纳米颗粒含有胶原、多糖、脂肪和钙。研究人员采用复杂的层析法分离纳米颗粒,之后在体外实验中,他们发现这些颗粒可以被人体口腔粘膜上的巨噬细胞(一种免疫细胞)“吞入”。随着纳米颗粒进人体内,细胞在氧化应激条件下变得更加强大。与其他营养成分不同,骨汤纳米颗粒可直接与消化道的免疫细胞相互作用,而无需预先消化,可能揭示了一种食物与人体相互作用的新方式。
 
  据媒体报道,VMG常务董事兼合伙人WayneWu预计未来五年骨汤产品及胶原蛋白和酮基蛋白产品有望远超植物蛋白产品,并表示骨汤产品的需求正在增加。根据NPR的数据显示,骨汤部分原材料,从几年前的50磅30美元涨到了2017年的每磅4美元。
 
  人物简介:
 
  柯李晶,男,浙江工商大学食品营养科学研究中心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领域有:传统食品、天然产物、中药中的活性成分及其复合物的微纳米构造、性质与功能,消化道粘膜介导的食品生理调节功能及其机制等。先后在专业期刊《TrendsinFoodScienceandTechnology》上发表“Thepowerofsoups:super-heroorteam-work?”、在《NanoscaleResearchLetters》上发表“Encapsulationofaconitineinself-assembledlicoriceproteinnanoparticlesreducesthetoxicityinvivo”等相关研究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余篇。
我要评论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食品生意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生意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生意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生意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食品生意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热门搜索:

    葡萄酒滋补品封口设备膨松剂增香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