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学报》10日刊载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把一氧化二氮排放考虑在内,水稻种植对变暖的影响可能比此前估计水平高出近一倍。
美国环境保护基金组织的研究称,近年来,水资源短缺导致越来越多的地区采用间歇性淹水法种植水稻。但在分析稻田对气候的影响时,间歇性淹水稻田释放的高水平一氧化二氮此前并未被计算在内,导致水稻种植对变暖的影响被严重低估。
一氧化二氮,又称氧化亚氮,是重要的*温室气体。在20年到100年时段中,其捕获大气热量的能力是甲烷的数倍。新研究显示,间歇性淹水稻田释放的一氧化二氮水平高达持续性淹水稻田的30到45倍,后者释放的主要温室气体是甲烷。
研究小组通过稻田实地测量及估算发现,从范围内来看,间歇性淹水稻田和持续性淹水稻田释放的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等温室气体,对变暖的*影响相当于约600个燃煤电厂的增温效应。
更值得担心的是,目前水稻种植中用于降低甲烷排放的灌溉和有机质管理技术反而会使一氧化二氮排放增加。
该研究称,包括美国、中国、印度在内的多数水稻生产国都没有将与水稻种植有关的一氧化二氮排放计入向联合国提交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中。
研究人员建议,如果使用浅灌而非间歇性淹水,灌溉式水稻种植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有望降低六成。而如果将浅灌与氮和有机质管理精心结合起来,甚至可使某些农场的温室气体净排放降低九成。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食品生意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生意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生意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生意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食品生意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