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国庆黄金周餐饮掀“三减

2018-10-09 08:52:47来源:中华食品生意网 关键词:国庆黄金周阅读量:1817

导读:
  “除了回锅肉、麻婆豆腐、鱼香茄子这几个经典川菜名,国庆节我点菜本上写得多的字就是‘减油'’减盐‘’减糖‘和’不要味精‘。”国庆长假期间,杜秋菊开在成都杜甫草堂外的川菜店迎来了一年中生意好的时间。每当顾客下单并要求清淡饮食后,她都会走进热火朝天的后厨,不厌其烦地叮嘱厨师。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健康观念加强,越来越多食客要求减少油脂、盐类、糖类摄入,不少饭店主动或被动地加入到“三减”的行列中。
 
  “刚参加工作时,每次吃面条期待的就是在碗里加一块白花花的猪油,看着猪油一点点在面条里融化,当时想不到现在面条里不仅不加猪油,连盐都要少放。”年过五旬的电气工程师何平在五年前被查出患高血压、高血糖后,开始奉行“三减”饮食。虽然无法像年轻时那样肆无忌惮地大快朵颐,但看着因健康饮食而小下去的腰围,何平连连表示“值得”。
 
  在“00后”大一学生宋情怡看来,国庆放假回家和亲戚、朋友、同学频繁的聚餐,已成为黄金周“甜蜜的负担”。“天在外就餐觉得是改善生活,但次数太频繁后,怕肠胃受不了。”宋情怡回忆,近外出就餐时她都会在桌前放一碗白开水,将食物在水中涮一遍,减少油、盐、糖后再下肚。
 
  记者在百货商场看到,在“三减”行动的席卷下,不少商家已推出了控油壶、限盐勺、限糖勺等厨具。“有些平底锅、电饼档可以无油煎蛋,有些勺子上面标注了清晰的计量单位,为的就是让大家控制油、盐、糖的摄入。”售货员宋艳介绍,上岗前店长还专门为她进行过培训,在柜台烹饪食物时,需要符合“三减”需求。
 
  在川菜大师傅祖明看来,中国餐饮掀起“三减”行动的背后,除了人们追求健康,更是生活水平提高、中等收入群体崛起的表现。“我入行时,平常百姓很少能坐小汽车,不少现在用机器代替的工作当时都需要人力完成,大家一天苦力活做下来,流汗多,需要补充盐分,菜做淡了,嘴巴里会没味。”傅祖明说,如何让菜肴减油、减盐、减糖之后不减美味,正是他在学校为学生上课的内容之一。
 
  “我从医二十多年来,越来越多病人来医院咨询’三减‘,因为温饱问题解决后,大家更关心如何提高生活质量。”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教研室主任、成都市营养学会理事夏丽娜介绍,《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成人每天食盐不超过6克,每天烹调油25至30克,每天摄入糖不超过50克。
 
  夏丽娜说,可以尝试用香菜、柠檬汁、醋和辣椒等为食物提味,必要时也可用木糖醇、无盐混合调味料,但严重“三高”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三减”。
我要评论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食品生意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生意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生意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生意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食品生意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热门搜索:

    葡萄酒滋补品封口设备膨松剂增香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