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受到清洁标签概念的影响,消费者对天然甜味剂的呼声越来越高,使用天然甜味剂的新产品数量突飞猛进地增长,而人造甜味剂因存在健康隐患,则面临着较大的冲击。不可否认的是,人们日益强烈的追求天然,健康的理念正推动着天然甜味剂需求量的快速上升。那么近年来,人造甜味剂市场发展情况究竟如何?北美原料网近日发布了一份三年来美国进口人造甜味剂的数据表,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三大人造甜味剂究竟有没有出现下滑趋势呢?就让我们来一睹究竟。
阿斯巴甜略有滑落
持有阿斯巴甜生产的美国公司NutraSweet自2014年底关闭了阿斯巴甜和L-苯丙氨酸美国工厂,自2015年开始美国的阿斯巴甜全部依赖国外进口。但是从图表上来看,尽管进口比例上升,阿斯巴甜的进口量在2015年的基础上仍在滑落,这可能是因为阿斯巴甜致癌一说的愈演愈烈,导致消费者对这种甜味剂产生了不信任感。
安赛蜜保持稳定
安赛蜜这三年来的进口量则基本保持不变。目前,安赛蜜市场处于安徽金禾寡头垄断局面,产能在1.2-2万吨,其他工厂还有江苏浩波和维多化工,而江苏浩波因经营陷入困难,于2015年申请破产,目前产能处于低负荷运营状态;维多化工的产能1500吨左右,无法撼动金禾实业的行业老大地位。据金禾实业2016年报披露,其当年安赛蜜营业收入达到3.34亿,比前一年增加了42%,而毛利率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6.18%。一方面原因在于金禾实业寡头地位导致的议价能力增强,另一方面在于其水平的核心技术使得生产收率提升,生产成本的有效降低。
三氯蔗糖仅2016年下滑
三氯蔗糖作为第五代甜味剂产品,生产技术和环保要求严苛,范围内三氯蔗糖的生产企业并不多,主要是山东康宝,常海牛塘,盐城捷康,新琪安,安徽金禾,科宏等。而2016年相继发生了如下事件:英国泰莱关闭了新加坡工厂,产能减少2500吨;盐城捷康,受环保因素停产,致使2016年三氯蔗糖销售量较2015年减少500吨。主要生产企业的相继停产,造成了2016年三氯蔗糖的价格大涨,由年初的25万元/吨跳涨至50万元/吨。供货短缺,也导致了2016年美国进口三氯蔗糖数量较低。所以三氯蔗糖的进口量和安赛蜜同样没有太大的变化。
总结
对天然甜味剂的需求更多的是来自新型食品,功能性饮料。市场研究公司英敏特(Mintel)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0年饮料新品中使用的甜味剂主要是安赛蜜、三氯蔗糖和阿斯巴甜,使用甜菊糖的只有9%;到了2017年8月,使用甜菊糖的饮料新品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27%,超过了阿斯巴甜。传统的食品加工领域,合成甜味剂的地位短期内无法撼动的,但天然甜味剂带动了甜味剂的需求增长。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食品生意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生意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生意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生意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食品生意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