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深耕夜宵市场,潜力还有多大?

2018-11-24 09:38:29来源:中华食品生意网 关键词:夜宵市场阅读量:337

导读:吃夜宵、逛商场、看电影……夜晚,是消费活跃的时间档。但与人们的消费需求相比,目前夜间消费供给还有明显的短板,不同城市、不同行业的夜间消费也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伴随消费结构升级,夜间消费呈现出哪些新特点?需要增加什么样的相关产品和服务?供给模式又该如何创新?近日,我们围绕餐饮、零售、文化等不同领域,走访了多地消费者,探问百姓夜间消费的新需求、新动向。
  吃夜宵、逛商场、看电影……夜晚,是消费活跃的时间档。但与人们的消费需求相比,目前夜间消费供给还有明显的短板,不同城市、不同行业的夜间消费也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伴随消费结构升级,夜间消费呈现出哪些新特点?需要增加什么样的相关产品和服务?供给模式又该如何创新?近日,我们围绕餐饮、零售、文化等不同领域,走访了多地消费者,探问百姓夜间消费的新需求、新动向。
 
  ——编 者
 
  烟火气的夜市排档——
 
  看着热闹,个性不足
 
  各地都不乏*特色的当地美食,但走进不同城市的美食街,扑面而来的多是羊肉串和烤鱿鱼。反而是一些隐藏在胡同深巷里的美味小吃让人眼前一亮
 
  “大虾、鱿鱼、啤酒……青岛人的夜宵离不开这些滋味,坐在临海街边,迎面吹来的海风里夹杂淡淡的海腥味,这样的感觉真是棒极了!”山东青岛某培训机构教师张雪梅说,下班后到海边吃夜宵是她喜爱的社交形式,也是记忆深处的家乡味道。
 
  何熹是四川成都某国企刚入职一年的年轻员工,他喜欢到小巷深处寻觅美食。“我常吃的夜宵是不为外地人所知的老妈蹄花。与油辣的串串和火锅相比,半夜躲在安静的店铺里喝上一碗温热的海带绿豆蹄花汤,享受忙碌一天之后属于自己的那份闲暇,这才是生活。”何熹说。
 
  “这些年,大众消费呈现细分化、多样化发展趋势,夜宵作为餐饮市场的一个细分领域也迎来了快速增长。”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表示,“当前餐饮消费场景呈现蔓延至全时段的趋势,除传统用餐时间外,夜宵、下午茶这类全天候休闲餐饮越来越活跃。据调查,有一部分消费者每周至少吃1至2次夜宵,大型文艺表演和性的体育赛事也带动了夜宵市场份额大幅提升。”
 
  推动夜宵市场快速发展的无疑是年轻消费群体。高德地图发布的《中国城市夜宵消费趋势大数据报告》显示,20岁至29岁人群占到夜宵消费者的一半,成为当之无愧的夜宵主力军。不少年轻消费者表示,夜宵吃的不仅是食物,更是氛围,因为吃夜宵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方式。
 
  然而,与旺盛的消费需求相比,夜宵市场的供给仍显单一,不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尽管青岛的海鲜烧烤和扎啤很有本地特色,但到全国各地游玩,发现夜市排档大多充斥着毫无特色的烧烤和啤酒,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张雪梅说。
 
  “各地都不乏味道独特的当地美食,但走进不同城市的美食街,扑面而来的多是羊肉串和烤鱿鱼。”何熹发现,在夜宵严重同质化的情况下,发掘和推广当地特色美食的自媒体或手机应用就很容易脱颖而出,“我喜欢通过社交媒体去发掘旅行目的地的深夜美食,往往收获很大,一些隐藏在胡同深巷里的美味小吃总是让人眼前一亮。”
 
  卫生安全是消费者谈及夜市排档时的普遍担忧。“有位卖卷春饼的大娘,收过现金就直接卷饼,感觉很不卫生。”北京市出租车司机张亮下了夜班经常在路边吃夜宵,他说,“很多立交桥下夜里都有小吃摊聚集,我只能挑看上去相对干净的摊位。”
 
  这些年,各地监管部门陆续对食品加工小作坊、小食品店、小食品摊贩、小食品市场、小餐饮店等“五小”开展综合治理,整治食品市场脏、乱、差的现象。*提醒,在夜市排档用餐应选择证照齐全、环境整洁的营业场所,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品和温和解腻的饮品。
 
  有情调的特色餐厅——
 
  既要延时营业,更要细分服务
 
  餐厅延时营业,深耕夜宵市场,让消费者夜间消费有了更多选择,也能满足部分消费升级的需要。但并非所有餐厅延时营业都能在夜宵市场上分得一杯羹
 
  “公司附近有家日本料理店就是我们的‘深夜食堂’,三五个同事一块加完班,都愿意去那儿吃点夜宵,一壶青酒、几串烧烤,吃得虽然简单,但感觉很好。”上海某金融机构职员江倩倩说,近,不少原本主营中晚正餐的餐厅延长了营业时间,这些有特色的新潮餐厅成为她和同事吃夜宵的新去处。
 
  去年4月起,上海地铁延长运营时间,周末多条线路末班车时间超过零点。同时,周边大型商场和餐饮企业也逐步延时运营,陆家嘴站附近的正大广场成为浦东运营至晚上11点的深夜商场,里面的绝大多数正餐餐厅均参与了延时运营。
 
  正大广场市场部经理韩敏说:“城市里吃宵夜的地方不少,但购物中心的夜宵餐饮供给却有空缺。陆家嘴到了夜晚还有许多人在此加班工作,延时运营正是满足了附近白领日益渐长的夜间用餐及消费需求。”
 
  餐厅延时营业,深耕夜宵市场,让消费者夜间消费有了更多选择,也能满足部分消费升级的需要。但并非所有餐厅延时营业都能在夜宵市场上分得一杯羹。
 
  “一次出差,在附近商场的美食城点了生煎包,店员从一个大餐盒里拿出两个白天剩的生煎包就端上来了,别说不是现煎的,甚至都没用微波炉热一下,这家店我再也不会去了。”北京市朝阳区某出版社员工章新说。
 
  采访中发现,有些延时营业的餐厅,夜间仍有消费者大排长龙,但也有一些餐厅门可罗雀。在其中一家夜宵生意冷清的餐厅,经理分析,延时经营对不同种类的餐厅效果不一样,传统正餐餐厅要挖掘夜宵市场,不能只是简单地延长营业时间,还应推出更具针对性的菜品和服务。
 
  姜俊贤认为,烧烤、火锅等品类烹饪简单,更适合夜宵的消费需求。但随着餐饮消费需求不断多样化,诸如粤式早茶、西式糕点、咖啡屋也是夜宵市场的“潜力股”。夜宵市场的发展应该根据不同地域特色、不同消费人群进行用餐服务的细分。
 
  便捷的外卖送餐——
 
  消费需求旺,潜力待深挖
 
  夜宵外卖品种烤串、小龙虾居多,而健康轻食相对较少。还有不少好吃的餐厅没有接入夜宵外卖服务
 
  “在西北,原本只有夏天夜宵生意好,现在得益于便捷的网上送餐服务,冬天也有和夏天差不多的夜间营业额。”张海是乌鲁木齐一家烧烤店的老板,为保持烤串的口感,他只提供3公里以内的外卖服务,确保15分钟内送达。
 
  外卖的普及使得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便捷订餐,把吃夜宵的习惯从南方推进到北方、从夏天延伸到冬天。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夜宵外卖订单增速逐渐高于中晚正餐,成为外卖消费的重要增长点。今年8月,美团外卖夜宵订单量同比增长79%。美团外卖相关负责人介绍,一般来说,午餐、晚餐是外卖的刚需时段,而在消费升级的驱动下,人们对下午茶、夜宵等非刚需时段的服务需求量逐渐增加,新的消费习惯正在形成。
 
  一些餐厅针对外卖夜宵市场的消费者特点,推出多人套餐或一人份简餐。“今年*足球赛期间,朋友们到我家看球,直接在每日优鲜上叫了*8人套餐,包括两大瓶德国啤酒,4份不同口味的小龙虾,还有各种搭配好的零食,1小时送达非常方便。”北京市海淀区居民向阳说。
 
  夜宵外卖市场的火爆也吸引了不少创业者。李哲是一家互联网企业员工,前些年,他乘着外卖行业的风口离职创业,成立了一家名叫“拼豆夜宵”的公司,专门在夜间送外卖。李哲认为,日间外卖市场的竞争已呈现白热化趋势,而作为外卖消费主力的“90后”人群普遍睡觉时间晚,夜宵外卖市场潜力很大。但经过几年运作,李哲发现外卖市场正在洗牌,没有持续健康的运营能力及品牌能力的商家终会被淘汰。
 
  向阳认为,目前夜宵外卖的供给仍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打开外卖应用,我发现夜宵品种多以烤串、小龙虾居多,而健康轻食相对较少。还有不少好吃的餐厅都没有接入夜宵外卖服务。希望外卖平台和餐厅不断丰富夜宵市场的供给内容,满足食客们的消费新需求。”
我要评论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食品生意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生意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生意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生意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食品生意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热门搜索:

    葡萄酒滋补品封口设备膨松剂增香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