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消费者想喝饮料的时候,常见的消费渠道有两种,一种是可口可乐、农夫山泉、统一等预包装的即饮饮料,不得不承认,这大概占据了饮料市场的90%以上的份额,这种开瓶即饮饮料为方便,但包装也较为传统,另一种是现制现售的饮料,人工操作,口感新鲜,但款式较少,如果开发新的产品,对店铺来说设备和人工成本又要提升。
那对于饮料消费来说,有没有第三种零售渠道消费方式呢?尤其对于现在年轻消费者来说,是不是更需要一种适合他们消费方式的饮料?
在今日举办的第20届Sial China中国食品和饮料展览会上,来自上海慧贝健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延歌首先就介绍了关于年轻一代消费者的饮料消费观念。
一是颜值即正义,在这个社交媒体盛行的年代,颜值能够带动产品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不仅是包装设计,液体的颜色也是卖点的关键;二是口味,口感还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重要因素之一;三是饮料的本质属性,就是要解渴以及夏季能降暑;四是健康和安全,这也是产品基本的要求。
因此,消费者缺乏的不是一款新品饮料,而是零售渠道缺少一种新的消费方式,吕延歌便指出了“食用冰杯+饮料”的组合,或将成为新的消费趋势。
吕延歌指出这种组合的意义在于:一是能更强化饮料的物理属性,如颜色、口味、解渴等;二是增加饮料的社交属性,消费者可以自己自制、口味混搭,通过社交平台分享,从而自己获得乐趣;三是强化饮料的新鲜感,自己现制现喝,新鲜感更强;四是升级饮料的零售终端,能丰富饮料产品分类,降低了终端店员的工作量,,通过这个方式,还能卖个好价钱。
拿产品来说,食用冰杯在中国其实并不多见,但在韩国,这种冰袋饮料已经风靡全韩。韩国的冰花秀,在全韩7eleven便利店能够7年,包括乳酸菌饮料、紫色葡萄饮料、蜜桃红茶等多个口味;还是来自韩国的康塔塔,大约有一半的韩国明星都为其代言,在全韩CVS渠道达到了100%全覆盖,在韩国本土袋装销售量位居,仅以康塔塔冰袋咖啡饮料在7eleven便利店的销售渠道为例,康塔塔2018年卖出了800万袋。
那食用冰杯到底该怎么操作呢?其实方式很简单,消费者可将一杯浓郁的原味咖啡和果汁浓缩液,打开冰袋,导入进去,即可做成一杯“DIY食用冰杯饮料”。
那大家肯定也会有疑问,这和自己拿冰块有什么区别呢?首先不是每个消费者家庭都会自备冰块,食用冰杯的冰块都是颗状的而不是大块状的,免去消费者还要捣碎冰块的过程,且消费者在便利店购买的话,即刻就能享受到,再者便是食用冰杯的都市化包装、DIY的的新鲜感以及口感的多样化,都是在很大程度上能满足年轻消费者一代的需求。
“虽然食用冰杯在中国并未普及开来,但我相信这种组合会是以后饮料消费的爆品之一。”吕延歌讲道。
本文由食品商务网记者根据第二十届中食展会上吕延歌总经理《零售渠道饮料的第三种消费方式》演讲PPT整理而成,有增删,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处理。
本文转自[食品商务网],原文:https://news.21food.cn/29/2839655.html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食品生意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生意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生意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生意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食品生意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