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菜市场持续打响“争夺战”

2019-08-13 09:06:26来源:食品生意网 关键词:菜市场阅读量:669

导读:  新零售之争进入下半场,生鲜品类的竞争日益激烈,也促使零售的本质仍需回归到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同时也对商家的供应链提出更高的要求。
  新零售之争进入下半场,生鲜品类的竞争日益激烈,也促使零售的本质仍需回归到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同时也对商家的供应链提出更高的要求。当前,互联网巨头的生鲜盈利模式,建立在定位于一线城市,面向强购买力人群的基础之上,如果想在二三四线城市布局,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虽然生鲜电商对年轻人的消费影响*,但实际主力购买群体以及农业发展现状都成为菜市场占生鲜采购主流的主要原因。
 
  “会在盒马等电商平台上购买生鲜品类,但绝大多数时候仍于购买半成品和蔬果类,每次消费价格在几十到上百不等,但总体来说高价格的海鲜购买频次极低,毕竟不会天天吃帝王蟹。”家住广东深圳南山区的白领张小姐表示。
 
  对比生鲜电商脱离实际需求的竞争策略,更大的挑战源于生鲜购买的主体仍是穿梭在菜市场的大爷大妈们。
 
  “我国农业集中化程度较低的现状,决定了农产品市场要想达到欧、美、日高集约的状态,至少还需要二三十年,甚至更久。基于此,菜市场对比电商更具有优势,而电商后一公里在成本上劣势更明显。”零售专家、上海尚益咨询创始人胡春才说道。
 
  “在生鲜品类的菜市场竞争中,以前的大润发超市,在毛利和客流竞争中高于其他商超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源于其策划的一个特色活动,即每天早上约10点多刚开门的时候,会有5毛钱一斤的特价鸡蛋。这一很小的举措,会吸引大爷大妈,每天早上准点蹲守,涌入超市。所以对生鲜购买大军的主力大爷大妈来说,购物习惯的培养,终还是有赖于一个稳定的供应链体系,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持续地提供的产品,再辅佐一定的线下地推。主流人群的购物习惯可能可以扭转,但需要时间培养。”华南某电商供应链从业人员表示。
 
  “接地气”成为2019年生鲜品类突围的关键词。生鲜的上游(农户)和终端(消费者)均是分散的,而且非标短保,传统销路链条长,层层加价,痛点明显。生鲜超市如永辉、沃尔玛等依托常年积累,形成封闭式的生鲜供应链体系和较大的生鲜采购规模,可以深入产地直采,降低成本并实现信息的更好传导,从而提升效率,从线上攻线下的企业恰恰缺乏此类内功的修炼。
我要评论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预制菜市场潜力激发 炒菜、速冻等设备赋能品质

        今年年初,国内餐饮业受重创,餐饮企业纷纷通过半成品菜的制作销售来加紧求变。并且在消费市场的需求下,半成品、成品菜市场市场发展迅速,不少食品加工企业也加入这一“赛道”。
      菜市场
      2020-05-25 10:14:03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食品生意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生意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生意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生意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食品生意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热门搜索:

    葡萄酒滋补品封口设备膨松剂增香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