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除了肉和奶,你吃的海鲜也有可能是“假的”?

2019-09-10 08:53:58来源:食品生意网 关键词:海鲜阅读量:5663

导读:  在通向健康饮食的道路上,以植物性为替代的产品,正在崛起。有以植物蛋白为替代的人造肉、人造奶,这不,人造海鲜也来了!近日,泰森通过Tyson Ventures子公司投资了New Wave Foods,这是一家以植物为基础的海鲜替代品的生产商。New Wave Foods的种产品是植物虾,采用的是可持续来源的海藻和植物蛋白制作而成。
  在通向健康饮食的道路上,以植物性为替代的产品,正在崛起。有以植物蛋白为替代的人造肉、人造奶,这不,人造海鲜也来了!近日,泰森通过Tyson Ventures子公司投资了New Wave Foods,这是一家以植物为基础的海鲜替代品的生产商。New Wave Foods的种产品是植物虾,采用的是可持续来源的海藻和植物蛋白制作而成。
 
  New Wave Foods的植物性产品含有肉类和鱼类常见的八种必需氨基酸,且不含过敏原,零胆固醇,卡路里和盐的含量均低于真正的虾。New Wave Foods的执行官玛丽麦戈文说:“我们与美国烹饪学院合作,为该产品设定了黄金标准,然后创造了一种植物虾,受到了成千上万品尝过的人们的好评。
 
  对于植物性海鲜,泰森也表示非常看好。Tyson Ventures总裁Amy Tu说:“我们以植物为基础的虾类烹饪和口味就像真正的东西一样,它与海洋新鲜虾的质地,口味,性能和多功能性相匹配。我们对这种以植物蛋白市场快速增长的部分投资感到兴奋。”随着Beyound Meat上市后的火爆,人造肉似乎在开始掀起了一场“肉类革命”,但人造海鲜却未能迎来市场爆发,早前几年更是个空白市场。而随着植物性替代产品更多地被提及,人造海鲜开始初露端倪。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家Finless Foods(无鳍食物)成立于2016年,算是较早研究人造海鲜的公司,他们采用的是生物技术来研发人造海鲜。据相关媒体报道,Finless Foods目前主要是做人造蓝鳍金枪鱼,蓝鳍金枪鱼则被认为是制作寿司和生鱼片的食材,但是由于其生长缓慢,再加上过度捕捞,蓝鳍金枪鱼数量正急剧下降,已进入了濒危物种名录。人造蓝鳍金枪鱼的做法便是通过“实验培育”而成:从活鱼肉上提取鱼肉细胞,在实验室培养,提供其生长所需的酶、糖、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调节气压、酸碱度等,来营造模拟鱼体内生长环境,让细胞逐渐“长成”鱼。
 
  该公司的执行官塞尔登曾对媒体表示,人造海鲜的口味与真实海鲜几乎无差别,而实现人造蓝鳍金枪鱼的培养,对保护海洋生态有重要意义,同时还能避免人吸收鱼类在海洋环境中体内所产生的水银、生长激素、抗生素等有害物质。此外,比自然生长周期要快——蓝鳍金枪鱼在海洋的生长周期约为3年,在实验室,鱼肉细胞每天就能增加一倍。
 
  还有一家素食鱼肉初创公司Good Catch,成立于2017年,目前也得到了较好发展。他们的素食鱼肉产品主要是由鹰嘴豆、黄豆、豌豆、小扁豆、蚕豆和菜豆等各种豆类制作而成,为了使产品拥有新鲜的海鲜那种独特的香气,他们从海藻中提取除了海藻精油,为素食鱼肉产品提供了海鲜的鲜味,还拥有丰富的DHA。目前,Good Catch公司已成功研发出素食金枪鱼肉、冷冻素食蟹饼、冷冻素食鱼肉汉堡和素食鱼肉三明治等,和Beyond Meat、Impossible Foods等人造肉公司类似,Good Catch也瞄准了餐饮市场的B端客户,为餐厅提供素食鱼肉原材料。
 
  据中国植物性食品产业联盟的数据显示,以植物为基础的肉类食品级奶制品市场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在未来5-10年,植物性食品将会呈现爆发式增长,到本世纪中旬,植物性食品或将占据整个食品行业的三分之一。
 
  那由此来看,人造海鲜领域虽还处于初创阶段,但对有些消费者来说,植物替代的猪肉、鸡肉、牛肉都吃上了,人造奶也有了,雀巢也在布局植物性咖啡了,那人造海鲜似乎还在能接受的范围内,而且不管是植物性为基础还是实验室培育,这都是能保护海洋生态的有利行为。
我要评论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食品生意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生意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生意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生意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食品生意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热门搜索:

    葡萄酒滋补品封口设备膨松剂增香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