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奶牛疾病防治科技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日前在北京举办。据了解,国家奶牛疾病防治科技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由中国农业*饲料研究所牵头成立,联盟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创新资源,实现“产学研推”一体化有机结合,从而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会上,联盟成员集体审议并表决通过了联盟章程,选举产生了首届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理事长。
国家*兽医师(官)李金祥表示,近年来,我国在奶牛重大疫病防控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奶牛疾病监测及防控水平已经得到大幅提升,但还存在科技创新动力不足、协同创新力度不够“、产学研推一体化”脱节等问题。“联盟的成立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径、新方法。希望今后联盟多加努力。首先,加强组织管理和机制创新;其次,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加强关键技术研究;另外,要加强合作交流。同时,注重科技成果转化,激发创新活力。”李金祥建议,未来联盟要围绕解决奶牛疫病防控技术瓶颈,加快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步伐;围绕推进科技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产学研推”有机融合,共享研究成果,共建联盟平台,共商发展大计,为促进现代奶业健康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农业*副院长刘现武认为,联盟的成立对推动协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把联盟建设好、运行好、利用好,重点要把握好三个关键:一是聚焦“三个一”目标,瞄准一个产业问题,凝练一个科学命题,打造一个创新团队,形成联盟创新合力;二是搭建多学*同平台、科企合作平台、产业上中下游衔接平台,理顺联盟运行机制;三是紧扣“三个坚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服务产业,坚持务实高效,提高联盟建设水平。
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亚清对联盟工作提出?四点建议:明确使命定位,筑牢安全防线,为奶牛健康、乳品?质量安全提供扎实有效的技术支撑;坚持创新,应对防?治挑战,联合各方力量,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开展奶牛疾病防治新技术的研究与新产品开发,为奶牛疾病防治准备更多的“灵丹妙药”;不断自我探索,实现高效产出,让新技术、新产品尽快惠及产业;拓展视野,打造平台,利用、国内多种资源开展联合研究,提高我国奶牛疾病防治水平。
奶牛疾病防治科技创新工作的推进,不仅为奶牛健康、乳品质量安全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也是满足市场需求,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兽药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耿玉婷提到,兽药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市场需求激发了兽药行业奶牛用兽药新产品研发积极性“。国家奶牛疾病防治科技创新联盟的成立恰逢其时,有助于推动协同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促进新产品、新技术、新理念的转化应用。”她表示。
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专家路永强作为联盟成员代表在发言中表示,今后将和联盟成员一道携手并肩,守初心、担使命,共同努力推动联盟在搭平台、建基地、促研发、通信息、融资源、助推广等方面构建协同共享机制,发挥联盟的科技和产业带动作用。
作为联盟牵头单位,中国农业*饲料研究所所长戴小枫认为,通过联盟的机制创新可以凝聚一二三产各方面的?生产要素和力量,建立起以市场导向为机制、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新的产业合作体系,聚集技术资源开展协同攻关。联盟将通过起草团体和行业标准,推动行业交流与合作,规范行业行为,打造行业品牌,探索新的行业发展模式,从而和加速产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社会和谐的价值目标。
后,联盟新当选的理事长李秀波宣读了《国家奶牛疾病防治科技创新联盟倡议书》(以下简称倡议书)。《倡议书》提出,建立联盟,旨在贯彻落实国家奶业振兴战略,努力提升我国奶牛疾病防治水平,保障奶业健康发展。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多方面、多层次入手,要坚持问题导向,创新驱动,加强奶牛场生物安全防控,健全奶牛的疾病监测体系;深入开展奶牛重要疾病如乳房炎、子宫内膜炎、营养代谢病等的发病机理研究,为疾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创新技术,创制安全、高效、低残留、低成本的新兽药,提高疾病防治水平;推动养殖标准化管理,加大对奶牛场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建立信息共享和交流平台,完善技术服务体系。以凝聚政府、产业界、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共识与合力,不断探索奶牛疾病防治新模式。
用技术保障奶牛安全高效生产是我国奶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联盟的成立,无疑会对创新奶牛疾病防治技术,普惠广大奶牛养殖者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食品生意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生意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生意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生意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食品生意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