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盐摄入 先从提高公众科学认知做起
2020-03-13 11:06:15来源:食品生意网 关键词:盐阅读量:908
导读:
本文转自[食品商务网],原文:https://news.21food.cn/35/2895474.html
调查发现,我国居民日均盐摄入量为12.5克,而世界卫生组织*健康成年人每日食盐不超过5克。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炒菜时习惯利用味精、番茄酱、蚝油、酱油、甜面酱等调味品来增加菜肴的美味。但是,这些调味品都是含盐大户,让人们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摄入过多的盐。比如酱油,作为常见的调味品,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糖分、维生素等,但是100克酱油相当于15克的食盐。如果烹调时添加了食盐,再加了酱油,两种混合,一天的钠摄入量就很容易超量。
研究表明,减少食物中15%—30%的盐含量,往往不被察觉。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陈冬建议,减盐,首先从家庭做起,使用定量盐勺控制“可见盐”。此外,减少“不可见盐”的摄入。少吃咸菜和酱制食物,建议每餐都有新鲜蔬果;少吃高盐的包装食品,如熟食肉类或午餐肉、香肠和罐头食品,建议选择新鲜的肉类、海鲜和蛋类。同时,还要警惕零食中隐藏的盐,少食甜点、冰淇淋、话梅、果脯、薯条肉干等零食,它们虽然以甜味为主,但里面也同时含有较多的不可见盐。另外,应关注调味品,选择低盐产品,如低钠盐、低盐酱油等,减少味精、鸡精、豆瓣酱、沙拉酱和调料包等产品的用量。
英敏特的一项研究表明,尽管风味对于调味产品来说仍然非常重要,但如今的消费者认为健康同样是*的考虑因素,94%的中国城市消费者在过去6个月中曾试图减少盐的摄入量。根据对过去6个月内做过饭的消费者调研显示,55%的人会在烹饪时少放点盐,大约37%的人表示会少放味精以及酱油。英敏特的一位分析师表示,受到日益增加的健康顾虑的影响,中国消费者越来越关注自己的饮食并想要避免一些不健康的成分,例如盐和味精。尽管大多数消费者并不知道膳食指南建议的每日盐摄入量,但他们基本都知道高盐饮食对身体的危害,并试图减少每日摄入量。相关品牌可以在营销时充分宣传这一点,因为如今消费者对产品信息更为敏感。
-
警惕藏盐高手 快餐或熟食也都是高盐食物
各种各样的点心、甜品是不少人喜欢的美味,虽然它们的味道是甜的,但却暗藏高盐。比如,奶酪、糕点成胚后,表面需要涂抹一层盐来腌制,这是其发酵和储存的必备工序。除了盐,面点、甜品在制作过程中,还会加入一些含钠离子的辅料,比如起蓬松作用的碳酸氢钠、调节酸度的柠檬酸钠等。
-
2020年世界减盐周:拒绝再与隐形盐 “捉迷藏”
今年3月9-15日的“世界减盐周”,主题是“捉迷藏”,旨在呼吁及督促各国食品企业及餐饮行业积极采取行动,减少“隐藏”在加工食品、餐馆及外卖食品中含量惊人的盐,为促进公众健康做出更多的努力。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食品生意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生意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生意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生意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食品生意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