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零售大潮席卷各个行业。在资本助推下,尝试各种商业模式的初创品牌纷纷破土而出,传统的大米产业链也在这些品牌一次次的商业实践中悄然松动。
现碾鲜米,在日韩是十分普及的消费形式,消费占比分别为55%和63%。而国内的现碾鲜米占比还不足1%,差距明显,市场空间巨大。自2018年以来,在国内一批初创企业的推动下,将这种略显古老的饮食方式用互联网和科技手段改造后,成为当下大米新消费的一道亮丽风景。
2018年获得2000万元Pre-A轮融资的鲜稻屋,通过自主研发的无人零售机,将新鲜大米在15度低温环境中供应给城市家庭,打造面向城市社区的”刚需型”生鲜食材的新零售网络;还有同样在2018年获得1亿元A轮融资的先农氏,以“产地控制+远程视频监控+精米机现碾”的新商业模式,为追求高品质食品,注重食品安全的人群提供全新的大米消费体验。
如今,北京的天天鲜米,起家于黑龙江、立足江浙市场的五坤谷,还有重庆美稻家等现碾鲜米品牌纷纷高举“互联网+智慧农业+智能无人零售”的大旗,在全国大力推广这种借助智能终端设备,将农户与用户直接串联的新产业模式。新模式聚集起产地政府、水稻种植专家、胚芽米技术专家、设备技术方、社区电商平台、各城市运营合伙人、社区业委会等相关各方,形成了一个全新的产业集群。
以盒马为代表的生鲜电商平台也在重构大米产业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一方面,生鲜电商通过移动终端为农户搭建销售渠道,据统计,盒马有8成以上的新大米都通过APP上销售。另一方面,生鲜电商也在帮助农户实现更符合新零售渠道的标准化生产。
除了盒马这样的综合型电商,垂直农业电商平台也加入了这场产业变革。
2014年创立的“稻易”以”看得见的新鲜、感受得到的安全“作为核心理念。他们与农户直接签订包销协议,监控生产,全程运营储运和初加工环节。稻易自建溯源系统,根据消费者的评价对合作农户进行奖惩,不合格者会被淘汰出体系。
稻易*了可充值粮卡,每张卡对应一个虚拟智能米箱,记录用户的用米习惯,便于今后实施精确投放配送。
除了、微信、天猫之外,稻易还与“食行生鲜”(产地直配生鲜到社区自提柜)达成合作,建立一个个F2C的“移动粮仓”,将农田与消费者之间的链路尽可能缩短。2015年,稻易获得1000万元天使投资。
本月初,在公益行动“谢谢你为湖北拼单”的首场直播中,“小朱配琦“的魔幻组合引爆全网,两个多小时的直播里,累计观看次数超过1亿,卖出商品总值超4000万元。用直播方式售卖农产品如今已经成为”新常态“。这种的新零售方式,显得如此”粗暴“、”直接“,而又*。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食品生意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生意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生意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生意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食品生意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