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2018食品添加剂行业大事记

2018-09-18 08:47:46来源:中华食品生意网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阅读量:1968

导读:
  转眼间,2018年只过去大半,这一年中食品添加剂行业巨头动作频频,政策出台不断,整个行业呈现出健康天然的发展趋势。
 
  1、巨头收购
 
  奇华顿收购Naturex公司40.5%的股份
 
  香精香料公司奇华顿于3月完成收购Naturex公司40.5%的股份,总价为5.22亿欧元。目前已经制定了收购整个Naturex的计划。这项交易是奇华顿 2020年加强其天然香精解决方案能力战略的一部分。在五月,奇华顿完成收购Centroflora集团部门。
 
  IFF以7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Frutarom
 
  今年5月,IFF同意以约7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以色列的口味和配料公司Frutarom。IFF表示,通过与Frutarom合作,该公司正寻求加快其2020愿景战略,以在天然口味、香味和营养方面打造地位。随着IFF和Frutarom的交易尘埃落定,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香精香料行业,因为该公司与当前的市场奇华顿竞争。IFF执行官Andreas Fibig讨论了此举的策略。
 
  ADM和Bunger合并
 
  今年年初,美国农业企业ADM向Bunger提出了一项潜在收购事宜。ADM的该提议在商品交易商Glencore提出与Bunge合作后几个月才出现,为投标战争奠定了基础。由于两家公司被锁定在*的谈判之中,因此推测ADM和Bunge将达成交易,因为这两家公司已经签署了一项可能会改变粮食和农业行业的合并协议。今年3月,ADM宣布重新调整其四个业务部门 - 碳水化合物解决方案,营养,油籽和原产。
 
  2、行业趋势
 
  Firmenich公司推出了自然和清洁的标签平台
 
  在6月,Firmenich公司推出了其天然和清洁的标签平台,创造了“美味、自然、可追溯的食品和饮料体验”。结合其对味觉和自然的掌握,以及其的科学和消费者的理解,Firmenich专注于创造正宗的口味。这一举措也是在香精行业经历了一段整合时期后出台的。在这段时间里,几家主要的香精店已经在基地之外进行了多样化经营。Symrise(德之馨)收购了Diana, 奇华顿正在寻求获得Naturex的完全控制权,而IFF则转向了Frutarom。
 
  嘉吉投资豌豆蛋白
 
  今年1月,北美大的豌豆蛋白生产商Puris与嘉吉签署了一项合资协议,随着消费者对植物蛋白的需求继续上升,该公司将加快新一波“美味、可持续、有利于标签的植物类食品”的开发。嘉吉是Puris豌豆蛋白业务的少数投资者,嘉吉在财务上支持Puris的未来增长。在与Puris组建合资企业之前,嘉吉公司自2015年底起一直维持着代表Puris豌豆蛋白的分销协议,以选择客户。
 
  创新型天然甜味剂
 
  包括甜菊糖在内的天然甜味剂在清洁标签的热潮中一直处于流行趋势。随着2018年上半年糖的减少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许多原料供应商在糖的减少领域进行了进一步的创新,推出了新的甜味剂。嘉吉、谱赛科等纷纷开始了发酵甜菊糖的研发和商业化生产;其他新兴的天然甜味剂包括阿洛酮糖(ALLULOSE),斯佩耳特小麦(Spelt),植物类甜味剂将成为甜味剂的发展趋势。
 
  3、法规政策
 
  糖税开始生效
 
  今年4月,英国开始实施备受争议的糖税,推高了全英国含糖软饮料的价格。在爱尔兰,计划中的糖税将于5月1日生效。灵活的软饮料生产商为了避税而调整了配方,但糖税的真正影响将在2018年无法被理解——糖税的影响将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至少在它对肥胖数据的影响方面是如此。荷兰成为个将雪碧改造成完全不含糖、不含热量的软饮料的国家。
 
  美国禁止使用PHO
 
  2018年6月18日,美国以部分氢化油(PHO)的形式彻底清除反式脂肪法规生效。制造商现在必须确保其产品不再含有未经FDA批准的用途的PHO。2006年1月,FDA要求食品行业在营养成分标签上声明食品中反式脂肪的含量。由于FDA在2018年6月18日之前设定了三年的合规期,因此有时间进行重新配置。
 
  多国出台法规控制丙烯酰胺
 
  2017年,欧盟制定了控制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法规,从2018年4月11日开始,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在其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实施相关控制措施,将食品中丙烯酰胺降低到合理水平。需要实施控制措施的食品类别有:炸薯条;各种土豆小食品,包括使用土豆面团制作的小食品;面包;谷物早餐;各种精制烘培食品;咖啡及咖啡替代产品;婴幼儿食用加工谷物食品等。
 
  美国也于今年开始了对丙烯酰胺的讨伐。3月28日,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县高等*作出初步裁决,要求在加州销售的咖啡产品需标注致癌风险警示标识。尽管这并非终裁决结果,但这一案件已引发多方争议。
 
  加利福尼亚州有毒物质教育和研究理事会(CERT)认为,咖啡烘焙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丙烯酰胺,但咖啡企业无法证明所产生的该物质不处于“严重风险水平”。
我要评论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食品生意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生意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生意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生意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食品生意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热门搜索:

    葡萄酒滋补品封口设备膨松剂增香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