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无人便利店进入寒冬

2019-04-09 09:26:44来源:中华食品生意网 关键词:无人便利店阅读量:1910

导读:  自从2016年马云提出“新零售”概念以来,短短两年多的时间,新零售的发展可谓是一波三折。
  自从2016年马云提出“新零售”概念以来,短短两年多的时间,新零售的发展可谓是一波三折。
 
  2017年,先是由果小美、猩便利等无人货架企业掀起一股热浪,吸引了数十亿资本的进入,繁盛时期,更是高达四十余家无人货架企业遍布于全国各地。
 
  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无人零售货架累计落地2.5万个,无人便利店累计落地200家。
 
  然而,仅仅一年的时间,无人货架便宣告“死亡”,然后随着各大无人便利店企业的关店以及邻家的倒闭,似乎,便利店的命运,并没有行业所吹捧的那么。
 
  1、GOGO小超,无人货架倒闭
 
  2018年2月7日,成都的无人货架项目“GOGO小超”被曝出停运,与其隶属同一家公司的“GOGO无人超市”也暂停运营。
 
  从开业运营到倒闭,“GOGO小超”只用了4个月时间,并且项目下的多个员工都还没发工资。在“停止营业”的通知单上,可以看到落款日是2018年1月22日。
 
  扩张过快和投放点的错误选择直接导致了货损率过高是GOGO小超倒闭的两大主要原因。
 
  2、领蛙,领蛙被卖便利蜂
 
  领蛙成立于2015年7月,是较早进入无人货架领域的玩家之一。2018年1月12日,便利蜂宣布以数千万的价格收购领蛙。而这事发生后,创始人蒋海炳还被蒙在鼓里。
 
  当记者问他:请我评价一下便利蜂投资领蛙,我一下子就懵了,我说我昨天还在联系新的投资人,怎么可能今天就卖掉,更何况我是股东,也是董事,怎么会不知道。
 
  而便利蜂便利店在现金流这个道路上越走越远,忽略了本身的盈利能力。导致本身问题重重!
 
  3、七只考拉,关闭无人货架业务
 
  成立于2017年2月的七只考拉也曾经是无人货架的明星玩家。创始人和联合创始人曾经任职于京东和阿里,其他主要员工也都来自颇有名气的零售企业。
 
  2018年1月16日,一位自称七只考拉内部人员就表示:七只考拉已解散BD团队,“BD团队散伙,昨天团队吃了散伙饭。”而在社交平台脉脉上,也有用户匿名发布了相关信息,表示“七只考拉出事了,开始大裁员了”。
 
  一位撤柜人员说:“去年就开始撤了,全北京的都撤了,就剩中关村这几家了。公司关了不做了,90%都裁了。”
 
  七只考拉联合创始人单长江对“倒闭”传闻的回应是,“没有倒闭,但方向有变化,货架业务是停了”。
 
  类似七只考拉这种即便作为不以城市扩张为目的无人货架项目,居高不下的成本终将扛不过烧钱速度,无人货架终究不是能*以单点撑起利润的运营项目。
 
  4、豹便利,全面停止铺货
 
  有网友爆料,猎豹移动旗下办公室无人值守货架豹便利疑似全面停止铺货,项目所有货架、设备和物品等全部出售折现,猎豹无人零售项目折戟。
 
  2017年12月,猎豹低调入局无人货架,豹便利已铺设1000点位。彼时,猎豹移动官方给出回应称:豹便利从11月初开始运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已在线下铺设 5000 个点位,2017年年底将冲击1万个办公室点位。
 
  投资周期长,货损太大,亏损严重,搁在无人货架头上的三把刀“豹便利”同样逃脱不了。
 
  5、缤果盒子,高温关门,裁员离职
 
  上海首批落地的缤果盒子无人便利店早在2017年9月便因耐不住高温而关闭。进入2018年后,它又相继曝出裁员、高管离职以及业绩不达标等负面消息。
 
  6、邻家超市,资金链断裂,160家门店全部停业
 
  2018年8月份,北京邻家便利店也因资金链断裂,公司宣布,由于月亏500万,持续亏损,缺乏造血能力,160多家门店全面停业。
 
  至此无人便利店从之前的跑马圈地,到很快迎来倒闭潮,似乎也步上了共享单车和无人货架的后尘。
 
  无人货架倒了,无人便利店风停了,为什么?
 
  老百姓的心愿都很朴实,我们不关心科技怎么怎么发达了,我们更想让自己的生活更便利、得到更多的实惠。而这也说出了国内无人便利店做不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国内,说到底,大家对无人便利店所有美好的想象,都是建立在技术成熟的基础上的。但无人便利店的技术现在成熟了吗?显然没有。
 
  早提出无人便利店概念的亚马逊,到目前为止,也只在美国开了4家AmazonGo,主要原因就是无人便利店涉及到非常复杂的的前沿技术,包括机器视觉、AI算法等,这类技术成熟度较低,研发成本太高,短期内根本无法大规模复制开店。
 
  而在国内,除了京东、阿里等少数巨头外,那些忙于跑马圈地的创业公司,采用的都是二维码+感应器的低识别技术,根本达不到像AmazonGo那样拿完即走的购物体验。
 
  其次就是高估了顾客的自觉性。比如有媒体报道过,缤果盒子店内,夏天聚集了很多顾客不购物只吹空调,呆很长时间,结果想买东西的人进不来。
 
  其中零售业的人都表示:无人货架的想法尤为“不切实际”——把一个放满商品的开放货架立在办公楼,让顾客自助取东西扫码付费,一切全凭自觉,那么商品盗损率是不可控制且无法追究的。
我要评论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食品生意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生意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生意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生意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食品生意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热门搜索:

    葡萄酒滋补品封口设备膨松剂增香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