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茶还需有,做强茶品牌是产业由大到强的必经之路。
从目前来看,西湖龙井、信阳毛尖、云南普洱、安溪铁观音等一批特色鲜明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在海内外已声名鹊起。我国培育了一批大型茶叶集团,产加销一条龙的企业呈现集群发展态势。其中,规模以上茶叶企业1600多家,比2005年增加1000家。在带动下,中国茶品牌的市场影响力不断增强。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透露,2018年全国茶叶产量达261万吨,农业产值增至2157亿元,茶叶内销达到191万吨,出口再创36.5万吨新高,全行业综合产值已逾6000亿元。
然而,在这些品种之外,我国还有丰富的茶类品种,但却普遍缺少。王庆表示,一个开放成熟的市场离不开品牌的,品牌战略已成为中国从茶叶大国走向茶叶强国的必由之路。目前,国内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已发展至200余个。
以重庆主推的“永川秀芽”为例,这一区域公用品牌,渝茶有了具有地域符号特征的茶叶名片。不过,从第三届中国茶叶博览会(以下简称“茶博会”)上不难发现,与西湖龙井等绿茶相比,“永川秀芽”虽然深受国内外茶商好评,但大众消费者对其认知度普遍不高。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经作处副处长谢宇说,像“永川秀芽”等渝茶要想打赢品牌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品牌是根本,营销是关键。”谢宇表示,茶叶企业要朝着三个方面努力,一是响应号召转型升级,强力推进品牌建设、茶文化建设;二是做实做强品牌营销,拓宽对外宣传途径、推广途径;三是抱团形成合力,推动产业集群联动,全面提升运营能力。
*副部长屈冬玉也谈到做强品牌的重要性。“这次茶博会开设了扶贫专区,专门展示贫困地区茶叶品牌,不能让品牌建设滞后等因素影响脱贫攻坚。”他表示,加强贫困地区茶叶品牌建设,是品牌强农的重要内容,促进贫困地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更加突出质量立茶、品牌强茶、文化兴茶。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食品生意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生意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生意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生意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食品生意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