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快速消费品市场的复苏,我们看到化趋势继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消费者对改善健康和生活方式的产品越发青睐,”贝恩公司合伙人、大中华区消费品及零售业务**以及本报告联合作者布鲁诺说。“虽然某些品类的渗透率和购买频率可能已经触顶,但平均售价仍有充足的上升空间。品牌商仍然可以采取行动进一步促进消费者购买意愿,从而推动一些销量平平或者下滑的品类再度增长。”
报告指出,电商渗透率增长遭遇天花板。整体而言,电商渠道增长略有放缓,2017—2018年增长率为30.6%,相比2014—2018年的年平均增长率35.1%有所下降。在一线城市,电商渗透率已经稳定在80%左右。而在低线城市,预计电商渗透率增长仍将持续至少3到4年,成为未来线上渠道的扩张引擎。同时,线下零售确实开始出现转机。此前,随着电商渠道的迅速崛起,大多数实体店业态的市场份额一直在逐步下滑。但如今,线下零售商有机会通过更小、更灵活的业态,突破低迷,恢复增长势头。例如,通过对10个食品和饮料品类的研究发现,自2016年以来,在传统渠道(杂货店),在外消费食品和饮料销售额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4%, 2018年占传统渠道总销售额的80%。
报告认为,大型实体店业态仍具备增长潜力,但转型势在必行。2018年,大卖场开始发挥前置仓的作用,与的配送平台合作,为网上订购的商品提供30分钟内的配送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增长势头。对于大型连锁店来说,另一个机会点是加大在生鲜领域的投入,推动转型并促进增长。
2018年中国购物者报告系列二《中国新生势力品牌撼动双速增长的市场》阐述了中国新生势力品牌对快速消费品增长作出的*贡献。“许多成熟品牌发现,小品牌更善于满足消费者在某些方面的特定需求,并且从产品研发到数字营销的每个环节,小品牌展现了高度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凯度消费者指数大中华区总经理、本报告联合作者虞坚表示。
“专注于发展*,还是建立不同的品牌组合、服务不同细分领域的客户,对每位快速消费品公司高管来说都是一个难题。这类决定有时需要做出重大的战略转型,规模在百亿的品牌和规模仅仅过亿的品牌差异很大。”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食品生意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生意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生意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生意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食品生意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