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火锅调料主要供给餐饮渠道的B端客户,但近两年在懒人经济的驱使下,火锅调料也逐渐呈现出从2B向2C的转变趋势。
以颐海为例,在从海底捞分拆独立之初,2B和2C各占总营收的50%。但在上市之后,颐海大力发力2C市场,并在2018年2C业务超过关联方交易收入占比。在这一过程中,颐海的经销商数量也从2016年的782个增加到1500个,并覆盖全部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及乡镇市场也在不断拓展中。在2018年财报中,颐海表示在2019年将进一步深耕渠道建设,提升渠道渗透率,在扩充产品品类的同时,开拓适合不同产品品类的新零售渠道,并扩张新的销售渠道。
与此同时,天味食品一直以经销商为主,定制餐调、电商、直营商超为辅的销售模式,其经销商渠道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一直在80%以上。截至2018年,天味食品的经销商有809家,销售网络覆盖约30.8万个零售终端、5.86万个商超卖场和4.1万家餐饮连锁单店,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
同时,火锅调料在线上2C的销售态势也日渐火爆。据天猫2018年*发布的数据显示,购买“麻辣火锅底料”城市*0榜单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上海、北京和成都,紧随其后的还有武汉、深圳、南京、杭州、广州、苏州和天津。根据该榜单可以看出,火锅调料的消费者并不局限在西南等传统吃辣地区,而在华东、华南等非吃辣地区,火锅调料依然大受欢迎。
此外,在针对C端的营销层面,各大火锅品牌也屡出奇招。比如小龙坎就联合冷酸灵推出一组火锅牙膏,分为标准中度辣、川渝微微辣、传闻变态辣三种口味,与之相对应的是普通火锅的中辣、麻辣火锅的微辣以及辣,该营销事件很快登上了微博热搜,成为行业里经典的跨界营销案例。
如今,在各大火锅餐饮店,都会有专区陈列品牌旗下火锅调料产品,供食客在餐后选购,这在以往也是没有的。
“火锅底料在C端大受追捧,核心的原因就是整个消费端在不断倒逼产业端。”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因为火锅已经是整个中国餐饮行业里面火爆的一个品类,尤其近几年,随着整个新生代消费群体崛起之后,像火锅、小龙虾、奶茶、咖啡等产品成为香饽饽的核心原因,除了产品力因素外,同时还叠加了社交功能,而火锅本身具备社交属性,因而该品类向C端延展的市场潜力也较大。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食品生意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生意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生意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生意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食品生意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