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敏特对中国坚果市场的一项调查中,截至2018年2月的6个月里,仅2%的消费者表示没有吃过坚果,有90%的消费者表示和6个月之前相比,坚果“吃得更多”或“和以前差不多”。
坚果如此受到消费者欢迎,*的一个原因是健康。许多种类的坚果都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在消遣娱乐的同时还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营养物质。《中国膳食指南2016》中指出,根据中国人体质测算,平均每人每天应摄入议大豆及坚果类每天应摄入25-35克,且坚果摄入量应不少于10克。
从美国的经验看,坚果消费量与人均GDP正相关,随着我国人均GDP的增长,人均消费量将逐渐上升。我国在多种坚果的人均消费量低于日美,仍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另一个原因是电商的崛起。坚果有着消费频次高、运输要求低、非即时消费、易于保存的特点,这些特点与线上渠道天然适配。具体地来说,坚果可以随时随地食用,也不需要低温运输、低温保存,保质期也较长,而且零售单价低,适合在网上购买“囤货”。
因此,随着互联网日益发达,坚果行业也在线上飞速发展。白皮书显示,2012-2018年间,中国淘系坚果炒货成交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成交规模达到了2012年的10倍。
除此之外,行业内的品牌也在不断优化产业结构。CBNData消费大数据显示,2017-2019年天猫坚果炒货成交人数不断增长,尽管人均客单有所下降,但件单价在2019年存在明显增幅。这反映出坚果炒货行业正在不断提高产品价值,从简单的粗加工产品,向具有高附加值的精加工产品升级。
从1.0时代的“嗑瓜子”、“剥花生”,到2.0时代的直接吃果仁,再到3.0时代的混合坚果,坚果炒货行业正在一路升级,不断追随休闲食品消费群体、消费习惯的变迁。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食品生意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生意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生意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生意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食品生意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