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消费主力年轻化,烩面却跟不上了?

2019-10-12 10:05:47来源:食品生意网 关键词:烩面阅读量:4306

导读:  关于烩面诞生的文化典故,有唐太宗落难说、光绪豫籍京官厨子自创说、日机轰炸郑州说、豫籍羊肉泡馍师傅改造说等等。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张海林认为,这些基本都没有历史依据。
  关于烩面诞生的文化典故,有唐太宗落难说、光绪豫籍京官厨子自创说、日机轰炸郑州说、豫籍羊肉泡馍师傅改造说等等。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张海林认为,这些基本都没有历史依据。
 
  事实上,1956年之前,郑州乃至河南省内还没有一家主营羊肉烩面的面馆或者摊位。1956年公私合营后,郑州市饮食公司成立合记烩面馆,这是省内以羊肉烩面为专营品种的面馆。改革开放后,随着萧记、裕丰源、汇丰源、巴老三、76人等烩面馆的加入、扩张,使得烩面迅速成为郑州的全民食物。后来,在烩面的发展历程中,陆续出现了许多流派:郑州咖喱烩面、南阳方城烩面、原阳烩面、尉氏烩面、叶县烩面……烩面正式以单品出现,以单品牌经营,不过60多年光景。
 
  尽管只有60多年,但烩面给人的感觉十分传统而“古老”。
 
  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大型购物中心成了餐饮集聚地和美食天堂。但是一场逛吃下来会发现,遍布商场的美食无数种,却少了烩面的身影。
 
  为什么烩面没有进入商业综合体?是消费人群衰退,还是品类不受欢迎?这些原因显然都不是。大众点评、美团等的数据表明,烩面的消费仍十分可观。据美团2018年公布的数据,仅上半年郑州的烩面外卖就达近100万份。
 
  “在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租金不高的地方,排队吃烩面的年轻人不少;外卖等线上订单也较多,都是年轻消费者买的。”河南小牛当家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鲁磊表示,消费群体老化是个常态,任何行业都不能避免。而烩面之所以很少进驻商业中心,或有几点原因:
 
  其一,烩面毛利不高,商家不愿意主推。且一碗面就吃饱了,对其他产品的消费拉动不高,很难提高客单价。其二,烩面还是偏传统的产品,很难演绎那些创新的吃法做法,对于复购、转化提升不大。并且烩面作为传统美食,想做出口碑并不容易。
 
  多位行业人士认为,消费者在外就餐目的由吃饱向吃好变化,进而衍生出更的消费观念——吃“精彩”,包括环境、菜品创意、就餐服务或者网红潮流打卡等。这也导致像烩面、兰拉、老北京炸酱面这类饱腹型产品失去了竞争优势。
 
  “烩面消费基数庞大,人们养成了固有的消费习惯。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并不是不愿意吃,而是在期待改变。张老炝、耀军烩面就很能说明消费观念趋势。”业内人士谢旭东表示。
我要评论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烩面品牌注重消费体验,才是正确发展之道

        如果说耀军烩面主要是从食材搭配上“大跨步”,那么张老炝则开创了炝锅烩面新品类。葱炒黄、肉炒焦,几揉几醒的烩面片在厨师手里舞出了花儿。
      烩面
      2019-10-12 10:02:12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食品生意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生意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生意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生意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食品生意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热门搜索:

    葡萄酒滋补品封口设备膨松剂增香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