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社会餐饮40000多种SKU,团餐原材料SKU仅3000多种,并且拥有流程简单、采购量大、计划性强等优势。但我国团餐供应链上游的食材原料渠道分散且多元,供应商数量在100家以上的企业占到了70%,仅有11%的企业能将供应商数量控制在35家以内。
此外,下游的团餐企业连锁经营占比也较低,2017年我国团餐行业前的营业收入合计仅为601亿元,前市场集中度约为5%。而国外的跨国团餐巨头如索迪斯、康帕斯、爱玛客,这三家团餐企业2018年的收入都超过了千亿元。其中康帕斯2019年营收308亿美元,位列世界500强第403位。
此外,在冷链基础设施保有量上,中国目前也远远不及发达国家。目前我国预冷保鲜率为30%(美国为80~100%),综合冷链流通率为19%,农产品腐损率为30%。
报告指出,团餐企业也认识到*厨房可以促进食材的规模化集采、有利于品质控制。目前我国大型团餐品牌包括千喜鹤、快客利、北京健力源、上海麦金地、蜀王餐饮等,超过半数拥有自己的*厨房。但数据也显示,目前75%团餐企业*厨房的设计能力大于实际生产能力,存在普遍的产能浪费。
仓储物流生产设施资金投入高、客户开发难度大,以及我国冷链基础设施保有量的落后,*厨房的资本投入及配套设施的高要求,导致团餐供应链企业在仓储、物流、冷链、设施方面投入意愿较低,使得我国团餐供应链的升级改造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至今尚未出现成熟的跨区域经营、覆盖全品类的综合性食材供应链服务商。这是中国团餐供应链的现状和不足,也意味着是一个广阔的蓝海市场,正在等待有意愿、有实力的团餐供应链企业挖掘。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食品生意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生意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生意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生意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食品生意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