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涩味”关键基因*被发现

2020-03-11 11:55:53来源:中国食品报 关键词:植物阅读量:824

导读:  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夏涛课题组,*从植物体内发现并鉴定了参与植物单宁化合物降解的单宁酰基水解酶基因。
  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夏涛课题组,*从植物体内发现并鉴定了参与植物单宁化合物降解的单宁酰基水解酶基因。该项成果近日在线发表在植物学学术期刊《新植物学家》上。
 
  植物单宁是植物界中普遍存在的酚类化合物,是植物在生存适应过程中为了抵御病毒、菌类等微生物或环境的胁迫而形成的一种次生代谢产物,广泛积累于茶叶、水果、蔬菜等各种植物性食品中,是决定涩味的主要化合物。*以来,有关控制植物单宁化合物的合成及水解途径的关键基因尚不清楚,成为国内外植物界高度关注的研究热点。夏涛课题组经过十余年的研究,利用多种酶纯化手段结合质谱分析,从茶树中分离纯化鉴定了茶树单宁酶。
 
  据研究人员介绍,课题组于2008年就发现茶树中存在降解茶涩味化合物酯型儿茶素的酶,并有针对性从茶树中纯化了该酶,获得单宁酰基水解酶。进一步分析表明,单宁酰基水解酶属于单宁酰基水解酶家族,并发现该家族酶普遍存在于柿子、葡萄、草莓等富含单宁的植物中。
 
  植物单宁酶基因的鉴定发现,为茶树、柿子、葡萄、草莓等富含单宁化合物的作物品质调控和优良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以茶树为例,茶叶中多酚类物质能够抗氧化、抗肿瘤,但如果含量过多,就导致茶叶很涩,影响风味。现在通过分子辅助育种的方式选育适量酯型儿茶素含量的茶树,就能让茶既能风味、品质好,又能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我要评论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食品生意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生意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生意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生意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食品生意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热门搜索:

    葡萄酒滋补品封口设备膨松剂增香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