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点亮夜经济 深挖新活力

2019-09-26 09:11:55来源:食品生意网 关键词:夜经济阅读量:703

导读:  夜间经济因其综合带动作用大、产业链长、关联产业多等特征成为各地积极发展的经济新形式。在“夜经济”活跃的地区,要在城市管理、治安防控和经济发展三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做到适应“夜经济”、服务“夜经济”。
  夜间经济因其综合带动作用大、产业链长、关联产业多等特征成为各地积极发展的经济新形式。在“夜经济”活跃的地区,要在城市管理、治安防控和经济发展三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做到适应“夜经济”、服务“夜经济”。夜间消费特别是22时之后的消费潜力亟须挖掘。
 
  日前,*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鼓励主要商圈和特色商业街与文化、旅游、休闲等紧密结合,适当延长营业时间,开设深夜营业专区、24小时便利店和“深夜食堂”等特色餐饮街区。打造夜间消费场景和集聚区,完善夜间交通、安全、环境等配套措施,提高夜间消费便利度和活跃度。
 
  今年入夏以来,以夜间经济为代表的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热点发展迅速,且日益繁盛,释放出巨大的潜能。来自*的一份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我国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商场每天18—22时的销售额占比超过全天的一半,并逐步上升。
 
  在技术不断发展、消费加速升级的当下,夜间经济发展正呈现出全新的特点。相关机构的报告显示,在互联网经济带动下,夜间餐饮消费增长迅速,同时,观影、观演等文化消费正成为夜间消费的新内容。
 
  夜间消费需求增加
 
  “吃”是夜间消费的一大主题。据了解,全国多地出台政策促进夜间经济繁荣发展。在北京,10条“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已陆续创建,《北京市关于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措施》也提出,到2021年底,在北京全市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各具特色、功能完善的“夜京城”地标、商圈和生活圈;在上海,《关于上海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要围绕“范”“上海味”“时尚潮”3个特点,打造一批夜生活集聚区。
 
  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对消费场景不断拓展延伸,餐饮外卖、“”(通过线上下单线下即时配送上门的网络购物模式)等“互联网+生活服务”已经成为消费者夜间消费的新选择。据《阿里巴巴“夜经济”报告》统计显示,21—22时是淘宝成交高峰,夜间消费占全天消费比例超过36%。
 
  在购物和餐饮服务之外,夜间文化娱乐消费也成为新的增长点。智联招聘与美团点评日前联合发布的《2019年中国白领夜间消费调研报告》显示,随着夜间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活动时间不断拉长,运动健身已经成为朋友聚餐之后夜间外出娱乐消费的主要选择。
 
  随着夜间消费需求的增加,24小时便利店的规模也不断壮大。以湖北武汉为例,近两年武汉24小时便利店以10%以上的速度快速扩张。其中,24小时营业的比例达36.4%。业内专家表示,24小时便利店作为城市夜间消费的一种重要存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弥补了消费者在商超关门后夜间应急的需求。
 
  夜间产品业态将更加多元
 
  美团研究院依托美团平台大数据对北京、上海、广州等16个样本城市夜间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各城市包括文化和旅游在内的夜间线上服务消费总额近年来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但夜间经济活动的品类依然不够丰富,一些夜间大众消费市场存在占道经营、噪音扰民等问题。
 
  根据*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到2022年,全国将建设200个以上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同时,各地将丰富夜间文化演出市场,优化文化和旅游场所的夜间餐饮、购物、演艺等服务。
 
  事实上,发展“夜经济”,对于部分地方政府部门来说是不小的考验。在“夜经济”活跃的地区,要在城市管理、治安防控和经济发展三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做到适应“夜经济”、服务“夜经济”。有些地方也做了一些有益尝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底,陕西、辽宁、甘肃、山东等多地为推动旅游“夜经济”密集出台各种措施。
 
  有业内人士表示,伴随消费升级和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游客更渴望深度体验当地文化,相较于白天走马观花式的观光体验,夜晚更有休闲情调,更符合休闲需求。随着消费群体日益年轻化,我国夜游产品业态将更加多元。
 
  要壮大夜间经济,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要引导文化和旅游场所开放夜间旅游线路或延长观光时间,在具备条件的旅游景点、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美术馆开发夜间旅游体验项目,带动夜间旅游发展;另一方面,要支持发展22时后夜间到家服务经济,在居民聚集的生活区域,发展餐饮外卖等“互联网+生活服务”,在满足市民夜间消费需求的同时大幅降低扰民噪音和路面拥堵,扩大传统夜间经济的服务范围,把方便快捷的夜间服务直接送到消费者家中。
我要评论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夜经济带动组合消费方式

        移动互联时代,消费者似乎都变成了“夜猫子”。年轻人玩手游、看球、追剧,熬夜成了一件很常见的事情。
      夜经济
      2020-01-16 11:48:02
    • 夜经济成为城市“软实力”

        近,在各地出台的新一轮促消费政策中,“培育夜经济”一词频频出现。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城市纷纷推出举措,提出要建立夜间经济示范街、地标型夜市。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小长假,夜间消费金额占全天的29.92%。
      夜经济
      2019-07-18 13:34:36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食品生意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生意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生意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生意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食品生意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热门搜索:

    葡萄酒滋补品封口设备膨松剂增香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