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疫情下生鲜电商变革加速 行业加速迎来新拐点

2020-03-24 11:21:57来源:中国食品报 关键词:生鲜电商阅读量:1100

导读:  民以食为天,生活物资的获取是百姓生活中的大事,生鲜电商作为可能成为未来人们生活物资重要获取渠道的新零售电商,其本身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也在重新塑造着生鲜电商行业本身。
  民以食为天,生活物资的获取是百姓生活中的大事,生鲜电商作为可能成为未来人们生活物资重要获取渠道的新零售电商,其本身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也在重新塑造着生鲜电商行业本身。
 
  疫情的暴发让几乎所有中国大城市的居民在一夜之间对“线上买菜”这种新消费习惯亮起绿灯。短期来看,消费需求的突然增长是对生鲜电商的供应链、运营模式的巨大考验。疫情之下需求的井喷式增长倒逼生鲜电商企业进行供应链和运营能力升级,每日优鲜的合伙人兼CFO王珺表示:“强化供给侧能力,是疫情给生鲜电商的大启示。生鲜到家业态重要的是供给侧核心能力的建设,在用户端形成持续、稳定、可靠的体验;在成本侧有更高的效率。疫情让生鲜线上渗透率被加速到了两年后,玩家之间的竞争进入了新阶段,拼的是供给侧核心能力。”
 
  抗击疫情倒逼生鲜产业链大变革,加快补齐冷链物流短板。疫情防控期间,生鲜食品线上化消费趋势与线下物流配送由于信息不对称,“有货无车、有车无货”的问题频频出现,造成了资源闲置的现象,说明在信息对接、资源整合等方面存在明显问题。此外,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冷链市场的发展尚有很大差距。*院士周远曾介绍说,国外冷链流通率基本上都达到了85%以上,我国只有19%;我国预冷果蔬的占比一般为10%,而国外高达95%—100%。受制于较低的冷链运输水平,我国每年仅果蔬一项的损失就达上千亿元。补齐冷链物流短板是我国生鲜电商的当务之急。
 
  国内已有企业正在尝试通过平台化模式解决这一需求。例如有部分企业已经可以集合大部分的冷链物流承运商,提高车辆调度及配送的合理性,减少运营成本。还有部分生鲜平台拥有大数据指南针系统,能够集合业务实时监控所有历史数据,生鲜合作商家可通过数据分析检测技术,制定合理的销售方案和库存布局。在疫情防控期间,充分利用平台化的特点,可以将各地的冷链配送资源集合起来,及时响应市场消费者及品牌客户的需求。
 
  后疫情时代生鲜电商的发展,向注重质量迈进。需求的暴发是在疫情影响下的特殊产物,留住用户并提高用户黏性还需要生鲜电商加快产品品质提升。在优胜劣汰的激烈行业竞争中,生鲜电商若想站稳脚,除了完善供应链外,根本上需要依靠的仍然是优质产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我国的消费群体正在逐渐发生变化,现阶段80、90后是消费的中坚力量,他们对生活的品质有着更高的要求,更有意愿去提升个人的消费水平。
 
  疫情结束后,用户重新回归线下,线上不再是用户的*选择时,线上生鲜电商如果不能通过优化供应链上线更为优惠或更为优质的选品,即便已经获取了廉价的“新客”,对品质有着更高要求的用户终还是会离去。如何提高用户体验和忠诚度,为消费者提供更为多样化、便利化的选择,是生鲜电商未来需要*思考的问题。
 
  疫情大考下生鲜电商行业终格局或将加速形成,迎来新的拐点。2019年下半年开始,生鲜电商淘汰加速,垂直市场向头部玩家加速集聚。此次疫情,是对供应链能力的大考,对头部玩家的一次洗牌。不少生鲜电商暴露出平台“暴单”,供应“缺货”、运力“断流”等诸多问题,让供应链体系完善的电商脱颖而出。
 
  春节期间,盒马鲜生、美团买菜、京东到家等头部商家都实现了高速增长。数据显示,盒马鲜生的App在春节期间日均活跃用户同比增长127.5%;美团买菜北京地区的日均订单量为节前的2—3倍,并呈现持续上涨趋势。京东生鲜数据显示,春节至今,站内禽肉、蛋品和猪牛羊肉等产品的成交额同比增长均达到了300%以上;水饺、包子、花卷等冷藏冷冻食品成交额同比增长264%;蔬菜的成交额同比增长达216%。这些数据背后,都是供应商、平台采销、物流运力24小时无休联动的结果,是各类生鲜电商运营能力的体现。
 
  当疫情退去,生鲜电商终比拼的还是各家的精细化运营能力,以及在供应链、仓储、即时配送,甚至流量等方面的*布局。
我要评论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食品生意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生意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生意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生意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食品生意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热门搜索:

    葡萄酒滋补品封口设备膨松剂增香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