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做外卖不玩猫腻就赔钱? 业内:补充堂食业绩“薄利多销”也*

2018-01-26 09:22:31来源:中华食品生意网 关键词:外卖阅读量:1049

导读:
  【中华食品生意网 企业关注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在线外卖市场规模预计达到2046亿元,同比增长23%;在线订餐用户规模达3亿人,同比增长18%。在高增长的背后,少不了高额补贴带来的引入效应。记者在调查时发现,面对懒人消费模式养成,快节奏的生活频率,点个外卖送饭上门或许仍是好的选择。而绝大部分依靠实体店经营的餐馆以很少的成本换取了更多效益,在堂食人数减少的环境下,外卖仍是业绩助推器。
 
  补贴是真便宜还是大忽悠?
 
  据报道,现如今点外卖的人越来越多,几大外卖平台也不断推出“红包返现”和“满减”等优惠活动吸引人们消费。不过,记者调查发现,虽然不少商家推出的优惠力度非常大,但是同样的商品,店里的价格要比网上低很多,即使算上打折优惠,线上一份22元的套餐,店里只要十几元便可以买到。
 
  对于消费者关心的价格问题,有外卖业内人士张明(化名)对*-*记者表示,在不增加堂食面积和服务员等固定成本的基础上,多了外卖销售额,对餐企来讲肯定是划算的。在他看来,绝大部分正规的餐饮企业是不会选择在菜价上“做手脚”。
 
  对于品牌商户而言,主要消费群体也是线下堂食用户,如果在产品价格上有差异,肯定会招致投诉,这对餐饮企业来讲是得不偿失的。
 
  *-*记者也做了一个测试,以*社定位,通过饿了么和美团外卖两个平台,分别对配送范围的5家餐厅进行了菜品对比,涉及门店有餐饮、中式连锁快餐、家常菜、麻辣烫等,上述门店在两家外卖平台获得的满减优惠不完全相同,但是售卖产品价格相同。餐饮企业除了相同的单点菜品外,在不同平台推出的特价菜和组合套餐确有不同。
 
  至于外卖的扣点,张明称,平台物流的扣点在15%左右,而营销费用大部分是平台与商家平分,这些成本相比于外卖带来的销售额饿提升,即使是“薄利多销”对于餐饮商户而言也没必要在价格上做小动作。
 
  值得注意的是,张明表示,如果是餐饮商户为外卖单独设计的产品,商户是有自主定价权的,这方面价格的问题还需要关注。
 
  “满减”培养了外卖习惯
 
  近几年外卖平台的风生水起,离不开各类“满减活动”的影响。有媒体报道称,北上广深等热点城市商圈的外卖榜单中,榜上有名的164家店铺中仅有4家店铺没有任何满减活动。满减几乎已经成为线上商家的活动标配。对于外卖商家而言,在平台规则下,“满减”是增加曝光和流量的重要手段,直接影响“进店转化率”,
 
  对于常见的满减设置,以“20-15、60-30、80-40”为例,自媒体《外卖玩家》撰文称,类,满足饭量小的以及吃饭对付的消费者,目的在于提升下单转化率和单量。第二类,满足吃饭讲究、犹豫不决的消费者,一般是让用户点完一份主食后“够一够”才能得到更大的满减,用于拉高客单价和利润。第三类则是满足双人、三人拼单,进一步提高客单价和利润。
 
  满减门槛越低,转化率越高。以满20减19为例,上线餐品单价往往在30元以上,再加上餐盒费,用户实际支付也得十几元,这个时候给用户的实际折扣率是小于设置的满减折扣率。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O2O部助理分析师陈礼腾认为,当点外卖成为习惯,只要价格在用户接受范围内,即使不进行大额度补贴,用户也依旧会使用。
 
  他对*-*记者表示,依照媒体报道内容,商家先提价后满减的方式,折后价格会与堂食价格相近,补贴额度并不高。其实补贴终成为了一种培养消费习惯的手段,终的结果就是让外卖彻底成为消费者新的用餐习惯,进而慢慢弱化对补贴的关注。
 
  外卖投机者赔钱不意外
 
  《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规定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具有实体经营门店并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不得超范围经营。
 
  外卖从业者李华(化名)给*-*记者算了一笔帐,一般的餐饮企业毛利率在30-40%,净利率在10%左右,一些连锁快餐、小餐饮甚至更高。外卖的出现,对餐厅营业额形成了有益的补充。随着外卖的发展,堂食人数在下降,线下门店竞争移至线上,但是餐厅的主要收入仍在堂食。
 
  相比于整个餐饮市场,外卖领域虽然增速明显、用户广泛,但对于庞大的餐饮市场仍是“少数派”。1月18日,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在参加外卖平台活动时表示,2017年全国餐饮收入已经超过3.9万亿元,其中外卖是受关注的餐饮业态,2017年中国外卖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增长速度迅猛,但外卖在整体餐饮规模中的占比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对于网上外卖不挣钱的吐槽,李华对*-*记者表示,在外卖发展初期,高补贴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和商户的涌入,一些品类少、门店小,主要靠低价走量*的店铺也涌入这一市场,但随着补贴的减少和消费者对品质外卖的更多青睐,这些“投机者”逐渐失去市场,不挣钱只能在菜品和质量上“动手脚”。
 
  据饿了么和美团外卖2017年终报告显示,2017年饿了么的平均外卖客单价继续上升,突破40元大关。上海外卖客单价更*全国,外卖客单价达到54.5元。美团点评研究院在其发布的《2017外卖发展研究报告》中也显示,与2016年相比,2017年品质商户订单数量提升了7%,超过1/4的订单来自于品牌商家。
 
  陈礼腾对*-*记者表示,在线外卖行业一直是生活服务O2O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众多资本家争夺的重要市场,在线外卖行业目前格局已趋向稳定。他认为,资本的投入开始从市场占领转为品质服务的较量,在线外卖市场的战争还未结束。
我要评论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创新监管 让外卖跑在阳光下

        中国拥有数以亿计的外卖用户和数百万网上餐饮商户,如何在这个碎片化、电子化和跨区域的庞大产业上构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是我国餐饮行业始终面对的问题。
      外卖
      2020-04-13 10:00:05
    • “疫情过渡期”餐饮动向,李先生牛肉面大王有话说

      李先生牛肉面大王将继续深耕食安体验,无论外卖还是堂食,从原材料到制作成餐,全程可监测,让食安基本功扎实,才能让顾客心里面踏实。
      餐饮外卖无接触配送
      2020-03-26 14:44:12
    • 外卖爆单,火锅餐饮人找到新出路

       特殊时期,当餐饮人在为营收发愁时,大龙燚成都地区店面却因元宵节线上外卖爆单刷了屏。
      外卖
      2020-03-09 10:10:14
    • 全国各地行业组织呼吁外卖平台降费

        抗疫时期,国内许多餐饮企业被迫停止堂食业务,开始转型无接触式外卖,但外卖平台高额的服务费让其不堪重负。近日,全国各地多个行业组织呼吁,在疫情期间,外卖平台应尽快出台降低佣金费率等餐饮扶持措施,以共克时艰。
      外卖
      2020-03-02 09:55:02
    • 外卖经济越红火 越要筑牢食安“防火墙”

        一到用餐时间,拿起手机、打开外卖订餐软件,几十分钟后热腾腾的美食就送到了家门口……这已成为许多国人常见的生活场景之一。
      外卖
      2019-10-21 10:30:19
    • 我国外卖产业呈现新气象,品质化发展趋势明显

        中国饭店协会外卖专业委员会、美团研究院联合发布的《中国外卖产业调查研究报告(2019年上半年)》显示,中国外卖产业上半年市场规模保持较快增长,约为2623亿元(人民币,下同)。
      外卖
      2019-09-29 09:15:34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食品生意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生意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生意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生意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食品生意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热门搜索:

    葡萄酒滋补品封口设备膨松剂增香剂